0人評分過此書

平凡的美德:分歧世界的道德秩序

出版日期
2018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1373751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亞馬遜網路書店5顆星好評
《紐約時報》《泰晤士報》《新政治家》雜誌──一致讚譽

沈清楷 比利時魯汶大學哲學博士、輔仁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涂豐恩 「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創辦人
──推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書是對美德在不義、危險,和不確定世界中運行方式的分析,
也是對人們在艱難處境中,如何再造美德和道德秩序的研究。
寫作宗旨則是協助我們所有人理解,在一個後帝國全球社會生活的意義,
並認識平凡的美德如何為我們和其他共享這個脆弱星球的人類,提供共同目標。
──葉禮廷(Michael Ignatieff)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普世價值為何陷入困境?
道德全球化及其不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類共同的道德價值是什麼?當全球化讓我們在經濟上更加密不可分之時,我們的價值觀是趨於一致,還是分歧?葉禮廷為了尋找這些問題的解答,踏上為期三年、行經八國的旅程。

葉禮廷是國際知名政治哲學家、最具影響力的知識分子之一,在《平凡的美德》書中,他探索兩件事:讓我們彼此相左的因素,以及讓陌生群體得以並存的因素,並詮釋了因全球化而引發的抗拒,如何影響我們的良知與道德。

透過和巴西貧民區居民、住在棚屋的南非人和辛巴威人、日本農民、洛杉磯幫派領袖,以及緬甸僧人的對話,葉禮廷發現:人權或許是國家和自由派菁英的語言,但引起大多數人共鳴的道德語言,卻是日常的美德:寬容、原諒、信任和韌性。這些平凡的美德適用於富裕與貧窮地區,也是讓多元文化得以奏效的黏合劑,而且偏重地方多過全球、在地公民要求多過外來者要求。

葉禮廷質疑單一的法律、宗教或哲學規範,能否將我們團結起來。經濟的全球化無法造就情感的全球化。他認為,平凡的美德是反理論、反意識型態,也可能會變動反覆。當秩序崩潰、衝突爆發,平凡的美德容易受到操弄,以遂行恐懼和獨厚自身而排斥他人,但平凡的美德也是實現在地和全球規模的療癒、和解與團結的關鍵。

本書強調平凡美德,而非偉大原理,在引領我們穿越衝突與迷津時發揮作用,並提醒我們,每個社會都能以某種方式,不只應付現狀,更能創造切實可行的道德秩序。

現任中歐大學校長,曾任哈佛甘迺迪學院政治哲學教授、加拿大自由黨黨魁、下議院議員,是國際著名學者、教授、作家和新聞工作者,在國際學界被公認為人權、民主、公共安全、國際事務的權威,他是政治哲學家、當今世界最具影響力的知識分子之一。曾出版《自由主義思想大師:以撒‧柏林傳》、《烈火和灰燼》。

  • 導言 道德全球化及其不滿
  • 第一章 紐約,傑克遜高地 ─ 多元廣場
  • 第二章 洛杉磯 ─ 全球城市的道德作業系統
  • 第三章 里約熱內盧 ─ 秩序、貪腐與大眾信任
  • 第四章 波士尼亞 ─ 戰爭與和解
  • 第五章 緬甸 ─ 道德敘事的政治
  • 第六章 福島 ─ 韌性與不堪設想的事變
  • 第七章 南非 ─ 彩虹之後
  • 結論 ─ 人權、全球倫理與平凡美德
  • 謝辭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