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史家高华

出版日期
2012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629965396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2000年出版的《紅太陽是怎樣升起的:延安整風運動的來龍去脈》是一部超越官方歷史話語的經典之作,奠定了高華在當代中國歷史研究中不可替代的地位。

2011年12月26日,高華教授在南京去世,引起海內外學界的震動。

這本紀念文集由三十多位大陸、港臺和海外學者及公共知識份子,十余位高華的學生撰文。文中不僅表達了對逝者的懷念,也重新審視了中國近現代史研究的環境和現狀,重溫高華的學術精神,挖掘並發揚他的學術遺產。在討論好學者和好學術何以產生的同時,呼喚下一個、乃至下一代的高華。

有時候偉大的人碰巧在我們身邊,我們能夠認出他,已是生之幸運!

作者包括:

秦暉: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

楊奎松: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

袁偉時:中山大學哲學系教授

許紀霖: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

張鳴:中國人民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劉瑜:清華大學政治系副教授

陳方正:前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所長

熊景明:原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研究服務中心負責人

錢鋼: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研究員

林達:著名旅美作家

陳永發: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近代史所研究員

崔衛平:北京電影學院教授

董健 :南京大學前副校長

何清漣:中國人權(紐約)高級研究員

胡杰:獨立紀錄片導演

  • 序 言/ 陈方正
  • 壹 史家高华
    • 常 成:朴素而深刻,率直却入微
    • 陈意新:夸父追日,不息不休
    • 陈映芳:跨越人文学与社会科学之隔
    • 陈永发:南港忆高华
    • 崔卫平:共同的信念
    • 董 健:向“伪历史叙事”挑战
    • 高全喜:历史揭示的宪法主旨
    • 李公明:历史研究何为
    • 林 达:独特的高华
    • 刘 瑜:像一滴水一样
    • 钱永祥:“家国心事”与“新价值”
    • 秦 晖:作为历史学的“党史”
    • 苏 阳:突破封锁线之后
    • 杨奎松:呼唤年轻一代的高华
    • 于风政:欣慰的是,我们还有高华
    • 袁伟时:高华留下的永恒
  • 贰 高华其人
    • 贺 军:追寻消逝的时光
    • 何清涟:在历史黑洞中发亮的萤火虫
    • 胡 杰:愿时光倒流
    • 金大陆:学术之树常青
    • 钱 钢:海阔天空,赤诚相见
    • 宋永毅:世风日下中一介传统书生
    • 王维江:难忘高华
    • 萧功秦:天堂里的高华
    • 熊景明:千山我独行
    • 许纪霖:知者有畏,依然直行
    • 徐庆全:一本书的高华
    • 颜世安:君子坦荡荡
    • 杨小彦:高华与摄影
    • 张 鸣:近代史学界塌了一个角
    • 张 宁:金陵当哭高华没
    • 周 实:射日者
    • 周永明:相识相知三十载
    • 周志兴:高山仰止
  • 叁 高华吾师
    • 柴子文: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 黄 骏:传道 授业 解惑
    • 姜 超:逝去,如秋叶般静美
    • 靳 松:认识你,三生有幸
    • 李巧宁:师门受教琐忆
    • 李永刚:知遇之恩
    • 刘握宇:你为我们开辟混沌,照亮内心
    • 刘彦文:你的远行使人何等伤痛
    • 张一文:高老师,来生还为你带饭
    • 周孜正:先生最后的时光
    • 甘思德:异化不了的学者
  • 肆 痛失高华
    • 南京追思会发言节选
    • 北京追思会发言节选
    • 悼词
    • 挽联
  • 附录:高华生平及主要著作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