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作為新文化運動的主將和中共主要創始人,陳獨秀1929年因轉向託派被開除出黨。黨史書寫一貫只承認其在創黨初期的作用,對其晚期則持全盤否定態度。
本書乃陳獨秀研究專家唐寶林先生的心血之作。作者畢三十年之功,不厭其詳,追根究柢,深入爬梳史料,推定史義。全書詳盡梳理了陳獨秀一生思想發展的脈胳,又展現了其人與黨、與中國革命複雜糾結的歷史關係。本書試圖回答一些長期被遮蔽的關鍵問題:例如,陳獨秀晚期採取了與共產國際與中共中央對立的立場,究竟是何成因,具體有甚麼主張?進行了甚麼活動?陳獨秀與中共矛盾的焦點在哪裏?
本書充分運用了晚近解密的大量一手資料,這些材料包括:從1929年被開除到1942年去世前,陳獨秀與中共中央鬥爭的幾乎全部檔、文章和書信;1929年轉向中國託派及1931年被選為託派中央書記後,陳與國民黨、共產黨及託派內部極左派鬥爭及呼籲聯合抗日的幾乎全部資料;中國託派從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在莫斯科誕生,到1952 年在大陸被取締時的幾乎全部史料……
本書是陳獨秀研究的集大成之作,也為中共黨史研究提供了新的觀點和視角。
本書乃陳獨秀研究專家唐寶林先生的心血之作。作者畢三十年之功,不厭其詳,追根究柢,深入爬梳史料,推定史義。全書詳盡梳理了陳獨秀一生思想發展的脈胳,又展現了其人與黨、與中國革命複雜糾結的歷史關係。本書試圖回答一些長期被遮蔽的關鍵問題:例如,陳獨秀晚期採取了與共產國際與中共中央對立的立場,究竟是何成因,具體有甚麼主張?進行了甚麼活動?陳獨秀與中共矛盾的焦點在哪裏?
本書充分運用了晚近解密的大量一手資料,這些材料包括:從1929年被開除到1942年去世前,陳獨秀與中共中央鬥爭的幾乎全部檔、文章和書信;1929年轉向中國託派及1931年被選為託派中央書記後,陳與國民黨、共產黨及託派內部極左派鬥爭及呼籲聯合抗日的幾乎全部資料;中國託派從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在莫斯科誕生,到1952 年在大陸被取締時的幾乎全部史料……
本書是陳獨秀研究的集大成之作,也為中共黨史研究提供了新的觀點和視角。
- 前 言
- 自序︰學術界為陳獨秀正名的艱難歷程
-
一、早年傳奇(1879–1905)
-
出生書香門第「大世家」
-
「選學妖孽」蒙中一個秀才
-
沒有愛情的婚姻
-
從「康黨」到「亂黨」,從東北到東瀛
-
初出茅廬,拒俄、辦報
-
兩位特殊的早期友人
-
創辦《安徽俗話報》─對國民性的初步探索
-
-
二、在早期民主革命中(1905–1914)
-
參加無政府主義暗殺團
-
辦學任教與重組岳王會
-
學習、思考、彷徨的三年
-
事業失意,隱遁杭州
-
辛亥舉義,執政安徽
-
討袁失敗,被捕幾乎喪命
-
困厄中的思索,攪得周天寒徹
-
-
三、近代中國啟蒙大師(1915–1919)
-
創辦《青年雜誌》(《新青年》)
-
《新青年》最初的作者們
-
蔡元培三顧茅廬請出「總司令」
-
文學革命中的「黃金搭檔」
-
怪才與幹將
-
魯迅寫作的引路人
-
教育革命的呼號與實踐
-
在全國培育一代新人
-
創辦《每週評論》,指導五四愛國運動
-
被捕轟動各界,明星如此閃爍
-
謠言如刀,無奈離開北大
-
-
四、創建中國共產黨(1919–1921)
-
獄中思索,一度信仰空想社會主義
-
接受列寧的馬克思主義
-
東方吹來十月的風
-
脫下西裝和長袍,到工人中去
-
「南陳北李,相約建黨」傳說不實
-
與共產國際互助建黨
-
奠定中共基礎工作
-
幫助毛澤東轉變為馬克思主義者
-
新文化運動陣營分裂
-
與胡適分道揚鑣,友誼長存
-
在廣東的教育改革和建黨活動
-
-
五、主持中共初創時期的工作(1921–1923)
-
黨魁的特殊心態
-
與馬林的僵局因被捕而轉變
-
第一年的輝煌業績
-
國共合作問題上的努力與困惑
-
莫斯科之行
-
莫須有的「機會主義二次革命論」
-
革命領導權問題上誤解的消除
-
提攜毛澤東
-
批評孫中山,馬林被撤
-
-
六、為捍衛中共在國共合作中的獨立性而鬥爭(1923–1926)
-
與鮑羅廷的初次衝突
-
在「五卅」運動中充分實施革命領導權
-
-
七、地下生活中的家庭與愛情
-
父子無情亦有情
-
窮困生活與婚變
-
揭開「神秘情人」的面紗
-
兒孫的坎坷人生
-
自由戀愛不能影響革命
-
-
八、莫斯科路線的重大轉折(1925–1926)
-
共產國際「九.二八」指示
-
國民黨「二大」─「三次機會主義大讓步」之一
-
「中山艦事件」─「三次機會主義大讓步」之二
-
「整理黨務案」─「三次機會主義大讓步」之三
-
反對北伐風波
-
-
九、大革命─一生最窩囊的時期(上)(1926–1927)
-
蔣介石「將計就計」
-
維經斯基「引火燒身」
-
失敗的前兩次上海工人暴動
-
-
十、大革命─一生最窩囊的時期(中)(1927)
-
籌備上海工人第三次暴動
-
建議緊急發展十五萬國民黨員
-
領導「三暴」勝利,盛極而衰
-
簽署《汪陳宣言》,百口莫辯
-
-
十一、大革命──一生最窩囊的時期(下)(1927)
-
「不堪回憶武昌城」
-
關於執行國際執委「七大」路線的爭鬥
-
在中共「五大」上處處挨批
-
明確抵制莫斯科的「緊急指示」
-
被史太林當作大革命失敗的替罪羊
-
-
十二、探索革命新路(1927–1928)
-
缺席撤職,舔吮傷口
-
建言無效,繼續受批
-
兩個「六大」及國際共運的分裂
-
-
十三、組織中共黨內反對派(1929)
-
轉向托洛斯基主義
-
中東路事件,鶴立雞群
-
與國際及中共衝突尖銳化
-
正式組織反對派組織
-
雙方忍無可忍,開除及決裂
-
政治書記部
-
-
十四、促進中國托派小組織的統一(1930–1931)
-
領導托陳派小組織──「無產者社」
-
飽受回國托派組織的排擠和打擊
-
異國有知音,支援來自托派國際
-
患難見真情,托洛斯基再次援救
-
整頓「無產者社」,促使托派統一
-
批判中共第二次左傾路線
-
當選托派中央書記處書記
-
托派四分五裂,走上顛撲無盡的不歸路
-
-
十五、反蔣抗日的旗手(1931–1932)
-
提出抗日「持久戰」第一人
-
創辦《熱潮》,推動抗日民主運動
-
提出建立「抗日聯合戰線」第一人
-
批判托派內部極左派的干擾
-
制裁托派內部的極左派及托洛斯基的複雜表態
-
-
十六、在獄中(上)(1932–1937)
-
最後一次被捕
-
視死如歸,轟動一時
-
堪稱傳奇的審判與辯護
-
冠蓋雲集的探監者
-
老夫少妻重晚晴
-
獄中的研究工作
-
《自傳》之「瑰寶」與遺憾
-
嘔心瀝血的文字學著述
-
《金粉淚》滄桑
-
-
十七、在獄中(下)(1932–1937)
-
行無愧怍心常坦 身處艱難氣若虹
-
繼續反極左,企圖遙控托派
-
極左派發動內部政變
-
差點被托派中央開除
-
晚年思想轉變的濫觴
-
被打成漢奸及魯迅評托派
-
-
十八、抗戰初期的奮鬥與挫折(1937–1938)
-
始終拒絕悔過,得以無條件出獄
-
對國民黨態度的轉變
-
支持共產黨建立統一戰線,同時拒絕「回黨三條件」
-
不捨托派觀點,深陷書生議政誤區
-
最後一次救國實踐及其夭折
-
「漢奸事件」─與中共徹底決裂
-
對托派極左派的再批判及思緒的回歸
-
殷殷關注─來自托洛斯基的深情厚誼
-
-
十九、「終身反對派」與不變的人生追求(1938–1942)
-
顛沛流離的流亡生活
-
《小學識字教本》及其坎坷命運
-
與蔣介石國民黨的「不合作主義」
-
最後的思想輝煌
-
在國、共、托圍攻中離世
-
- 出版地 : 香港
- 語言 : 繁體中文
- DOI : 10.978.962996/4733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