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為甚麼日本人愛說「對不起」?為甚麼日本人愛說模棱兩可的話?不同地方的語言各有特色,也可以反映各地人士言行舉止背後的意義。本書透過觀察日語中的尊謙語、待人接物的表達形式、共通語及方言等日常生活裏的語用例子,闡述日本人的行為及文化。
作者希望透過自己在日留學及接觸日本人的經驗,引起讀者瞭解日本人及日本社會文化的興趣。
作者希望透過自己在日留學及接觸日本人的經驗,引起讀者瞭解日本人及日本社會文化的興趣。
- 《通識教育叢書》總序(金耀基)
- 前言
-
第1 章 本書的目的
-
本章主要參考書目
-
-
第2 章 認識日語
-
2.1 認識日本
-
2.2 認識日語
-
2.3 日語能成為國際語言嗎?
-
2.4 國語(kokugo)vs.日本語(nihongo)
-
本章主要參考書目
-
-
第3 章 日語文字的歷史和構造
-
3.1 簡介
-
3.2 漢字、平假名、片假名、羅馬字
-
3.3 表音文字及意音文字
-
3.4 日語文字體系的產生、形成及起源
-
3.4.1 神代文字
-
3.4.2 漢字的傳入
-
3.4.3 從漢字到萬葉假名
-
3.4.4 從萬葉假名到平假名及片假名
-
3.4.5 現代日語中漢字、平假名及片假名的使用
-
-
本章主要參考書目
-
-
第4 章 日語中的「待遇表現」
-
4.1 簡介
-
4.2 待遇表現
-
4.3 敬語
-
4.3.1「 尊敬語」(尊敬語,sonkēgo)
-
4.3.2「 謙讓語」(謙譲語,kenjyōgo)
-
4.3.3「 丁寧語」(丁寧語,tēnēgo)
-
-
4.4「 授受表現」(授受表現,jyujyuhyōgen)
-
4.5 向別人提供意見
-
4.6 要求別人批准自己的要求或自己提出要求
-
4.7 向別人表示感謝
-
4.8 日語「待遇表現」之意義
-
本章主要參考書目
-
-
第5 章 在日語中向別人提出請求及拒絕別人請求的方法
-
5.1 簡介
-
5.2 提出請求
-
5.3 拒絕別人要求
-
5.4 為人設想的心情
-
5.5 外國人在理解日本人提出及拒絕請求時所遇上的困難
-
5.6 日本人在理解外國人提出及拒絕請求時所遇上的困難
-
本章主要參考書目
-
-
第6 章 在日語中向別人道歉及承擔責任的表達方法
-
6.1 簡介
-
6.2 日本人的道歉策略
-
6.3 日本機構管理層的道歉及承擔責任的方法
-
6.3.1 勇於承擔下屬錯誤的日本機構管理層
-
6.3.2「 建前」(tatemae)、「本音」(honne)與「和諧」
-
6.3.3 日本機構管理層的道歉的特點
-
6.3.4 以「死」謝罪,引咎辭職的心態
-
6.3.5「 為大家添了麻煩,很抱歉」的背後意義
-
6.3.6 日本人能否擺脫「他人之目光」的枷鎖?
-
-
6.4 香港機構管理層的道歉及承擔責任的方法
-
6.4.1 九廣東鐵列車底盤主要組件發現裂痕事件
-
6.4.2 香港教育統籌局常任秘書長對教師自殺的言論
-
6.4.3 沙田富山公眾殮房領錯遺體事件
-
-
6.5 道歉及承擔責任的方法之港日比較
-
6.6 總結
-
本章主要參考書目
-
-
第7 章 反思日本人論
-
7.1 簡介
-
7.2 對日本人論的批判
-
7.3 無特定目標濫殺事件對現今日本社會所帶來的啓示
-
7.4 總結
-
本章主要參考書目
-
-
第8 章 「曖昧」的日語表達形式
-
8.1 簡介
-
8.2 不凸顯主語
-
8.3 補助動詞「ている」(teiru) 及「てある」(tearu)
-
8.4 客觀的表達方法
-
8.4.1 表達別人希望或願望的說法
-
8.4.2 表示「樣態」形式
-
8.4.3 表示不肯定的「推斷」形式
-
-
8.5 日語的被動句
-
8.6 將私事變成既成客觀事實的表達方法
-
8.7 其他曖昧表現形式
-
8.8 總結
-
本章主要參考書目
-
-
第9 章 從社會語言學的角度來看日語
-
9.1 簡介
-
9.2 社會語言學
-
9.3 書面語與口語
-
9.3.1 形態上的分別:「丁寧體」與「簡體」
-
9.3.2 書面用語與口頭用語
-
-
9.4 男性語與女性語
-
9.5 地域的方言與全國的標準語
-
9.6 年輕一輩與長者的語言使用
-
9.7 客套有禮的說話形式與隨便粗俗的說話形式
-
9.8 某團體內使用的專門用語與普通詞彙
-
本章主要參考書目
-
- 編者跋
- 出版地 : 香港
- 語言 : 繁體中文
- DOI : 10.978.962996/4504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