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為一部全新的書法概論。
本書專門為非書法專業大學生寫作,希望一般讀者藉此而學會欣賞書法,但出版後即成為專業人士的必備讀物。
本書對中國書法進行了新銳而深刻的解說,把書法的性質、魅力和當代進展介紹給讀者,揭示了書法從未被人窺知的面相,闡述書法對於藝術、文化、哲學等領域的重要意義。本書生動、睿智,往往從不經意處提出有意味的問題,從人們熟悉的作品中引發新的思考;語言「簡潔明快,蕩動心靈」。
本書問世伊始,即被學界許為「傳世之作」。
本書專門為非書法專業大學生寫作,希望一般讀者藉此而學會欣賞書法,但出版後即成為專業人士的必備讀物。
本書對中國書法進行了新銳而深刻的解說,把書法的性質、魅力和當代進展介紹給讀者,揭示了書法從未被人窺知的面相,闡述書法對於藝術、文化、哲學等領域的重要意義。本書生動、睿智,往往從不經意處提出有意味的問題,從人們熟悉的作品中引發新的思考;語言「簡潔明快,蕩動心靈」。
本書問世伊始,即被學界許為「傳世之作」。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書法與繪畫比較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美術館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書法家協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
‧1947年生於南昌,1981年浙江美術學院(今中國美術學院)書法研究生畢業。
‧1995-1997年任日本文部省外國人教師、日本國立奈良教育大學客員教授。
‧致力於書法理論、詩歌與藝術創作。著有《書法的形態與闡釋》、《中國書法:167個練習》、《書法》與詩集《狀態—Ⅳ》等。
‧在北京、日內瓦、奈良、香港等地舉辦個人作品展覽,書法與繪畫作品參加國內外多種重要展覽。
- 前言
-
緒論
-
一 墨跡與拓本
-
二 墨跡與印刷品
-
三 書法作品的形制
-
四 字體的大小
-
五 落款與印章
-
六 作品欣賞
-
-
第一章 書法的起源
-
一 漢字與毛筆
-
二 書法:語言的視覺形式
-
三 中華民族的語言觀
-
四 易象與書法:自覺意識的發展
-
五 書法藝術的認識論基礎
-
六 日常書寫
-
-
第二章 書法作品的構成
-
一 書法作品的構成
-
二 筆法
-
三 一支毛筆可能的運動方式
-
四 兩類空間
-
五 漢字的演變
-
六 字體的演變與筆法的演變
-
七 空間特徵:字結構的又一種觀察方式
-
八 章法:定義與構成方式
-
九 章法的演變
-
十 墨法
-
十一 書法的有機性
-
十二 節奏與動力形式
-
-
第三章 含義與表現機制
-
一 書法中「表現」的概念
-
二 表現的機制與內涵
-
三「 神」、「韻」、「氣」及其他
-
四 含義系統
-
五 表現與藝術敏感
-
六 法度與表現
-
-
第四章 書體流變
-
一 甲骨文
-
二 金文
-
三 先秦墨跡
-
四 小篆
-
五 隸書
-
六 草書
-
七 楷書
-
八 行書
-
-
第五章 書法家
-
一 書法家:形象的確立
-
二「 人書俱老」
-
三 修養
-
四 臨摹
-
五 現代社會中的書法家
-
六 書法家、現代藝術家與前衛藝術家
-
-
第六章 書法創作:自覺意識的演變
-
一 書法:自覺意識的演變
-
二 創作狀態
-
三 佈置
-
四 模式
-
五 忘情
-
六 通變
-
-
第七章 書法理論
-
一 書法理論:困難之所在
-
二 古典書論的主要內容
-
三 古典書法理論的意義
-
四 書法理論的現代進展
-
-
附錄
-
附錄一 插圖作者簡介
-
(1)書法家
-
(2)當代藝術家
-
-
附錄二 引用著作要目
-
附錄三 進一步閱讀的書目
-
- 後記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 DOI : 10.6140/AP.9789864370276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