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書法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6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4370276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為一部全新的書法概論。
本書專門為非書法專業大學生寫作,希望一般讀者藉此而學會欣賞書法,但出版後即成為專業人士的必備讀物。
本書對中國書法進行了新銳而深刻的解說,把書法的性質、魅力和當代進展介紹給讀者,揭示了書法從未被人窺知的面相,闡述書法對於藝術、文化、哲學等領域的重要意義。本書生動、睿智,往往從不經意處提出有意味的問題,從人們熟悉的作品中引發新的思考;語言「簡潔明快,蕩動心靈」。
本書問世伊始,即被學界許為「傳世之作」。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書法與繪畫比較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美術館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書法家協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
‧1947年生於南昌,1981年浙江美術學院(今中國美術學院)書法研究生畢業。
‧1995-1997年任日本文部省外國人教師、日本國立奈良教育大學客員教授。
‧致力於書法理論、詩歌與藝術創作。著有《書法的形態與闡釋》、《中國書法:167個練習》、《書法》與詩集《狀態—Ⅳ》等。
‧在北京、日內瓦、奈良、香港等地舉辦個人作品展覽,書法與繪畫作品參加國內外多種重要展覽。

  • 前言
  • 緒論
    • 一 墨跡與拓本
    • 二 墨跡與印刷品
    • 三 書法作品的形制
    • 四 字體的大小
    • 五 落款與印章
    • 六 作品欣賞
  • 第一章 書法的起源
    • 一 漢字與毛筆
    • 二 書法:語言的視覺形式
    • 三 中華民族的語言觀
    • 四 易象與書法:自覺意識的發展
    • 五 書法藝術的認識論基礎
    • 六 日常書寫
  • 第二章 書法作品的構成
    • 一 書法作品的構成
    • 二 筆法
    • 三 一支毛筆可能的運動方式
    • 四 兩類空間
    • 五 漢字的演變
    • 六 字體的演變與筆法的演變
    • 七 空間特徵:字結構的又一種觀察方式
    • 八 章法:定義與構成方式
    • 九 章法的演變
    • 十 墨法
    • 十一 書法的有機性
    • 十二 節奏與動力形式
  • 第三章 含義與表現機制
    • 一 書法中「表現」的概念
    • 二 表現的機制與內涵
    • 三「 神」、「韻」、「氣」及其他
    • 四 含義系統
    • 五 表現與藝術敏感
    • 六 法度與表現
  • 第四章 書體流變
    • 一 甲骨文
    • 二 金文
    • 三 先秦墨跡
    • 四 小篆
    • 五 隸書
    • 六 草書
    • 七 楷書
    • 八 行書
  • 第五章 書法家
    • 一 書法家:形象的確立
    • 二「 人書俱老」
    • 三 修養
    • 四 臨摹
    • 五 現代社會中的書法家
    • 六 書法家、現代藝術家與前衛藝術家
  • 第六章 書法創作:自覺意識的演變
    • 一 書法:自覺意識的演變
    • 二 創作狀態
    • 三 佈置
    • 四 模式
    • 五 忘情
    • 六 通變
  • 第七章 書法理論
    • 一 書法理論:困難之所在
    • 二 古典書論的主要內容
    • 三 古典書法理論的意義
    • 四 書法理論的現代進展
  • 附錄
    • 附錄一 插圖作者簡介
      • (1)書法家
      • (2)當代藝術家
    • 附錄二 引用著作要目
    • 附錄三 進一步閱讀的書目
  • 後記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