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儒化共產黨?:當代中國「儒家復興」之政治命運

作者
出版日期
2016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9255882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與其說「儒家復興」運動是「儒化共產黨」的進程,
不如說是執政當局「共化儒家」的精心運作,
即孔子被當作中共固權、延年的墊腳石和修繕工具。

自八○年代初鄧小平推動改革開放政策以來,當代中國揚起了一場觀念、生活習俗和政治行為轉化的文化運動──儒家復興。

除了中共官方愈來愈明顯地表露出對中國傳統文化和儒家思想價值義理的「推崇」外,在民間生活與思想界中,這種被學界譽為中國傳統文化暨儒教文化(或儒家思想)的「復興運動」(或現象),也到處可見,蔚為壯觀。

在紀念孔子誕辰2565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上,習近平談到:「中國共產黨人不是歷史虛無主義者,也不是文化虛無主義者。我們從來認為,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必須同中國具體實際緊密結合起來,應該科學對待民族傳統文化,科學對待世界各國文化,用人類創造的一切優秀思想文化成果武裝自己。」

中國在「大國崛起」潮流下,儼然成為二十一世紀全球社會難以忽視的存在。在「中國夢」背後,這場儒家復興,究竟是「儒化共產黨」或是「共化儒家」?作者以政治學與社會學為解構的工具,來回答這些問題,探討「儒家復興」在當代中國政治發展中的命運等課題。

儒家政治思維彰顯人性,沿循人類理性指導之思路,立基於人格平等與天下為公理念。如果中共能誠心遵循儒家傳統,必能與當今世界的普世價值合流,走上自由、民主與人權尊重的大道,使中國躋身真正受到國際尊重的大國。
──何信全(政治大學哲學系教授)

本書特色:

本書是第一部專門從政治學及社會學角度,討論儒家思想在當代中國政治發展中的地位與作用的學術專著,具有堅實的政治學及社會學理論支撐和學理基礎,以及明晰而嚴格的學科性分析等特點,填補了政治學界在儒家及其「復興」與大陸政治之關係這一課題上缺乏系統而專業性研究的空白。

德國明斯特大學(WWU-Muenster)政治學碩士、博士,德國北威州行政管理學院客座教師、訪問學者(visiting lecturer/scholar),北美《世界日報》〈名家觀點〉專欄作家/論壇主筆,出國前曾在中國大陸國家新聞單位擔任編採。

  • 出版序│解構「中國夢」──顧忠華(開學文化出版社創辦人)
  • 導 讀│理想與現實之擺盪──儒家的政治思維與歷史困境──何信全(政治大學哲學系教授)
  • 第一章 「儒化共產黨」或「共化儒家」?
  • 第二章 儒家、儒家治國理念和中國現當代政治思想
    • 一 儒學、儒家思想
    • 二 儒家治國之道和政治思想
    • 三 儒家治國理念的歷史地位
    • 四 中國現當代政治思想與儒家傳統
  • 第三章 當代中國「儒家復興」之定義、現象及其動因
    • 一 「儒家復興」概念的界定
    • 二 「儒家復興」與中國社會和政治的轉型
    • 三 「儒家復興」之體現與進程形式及其背景因素
    • 四 「儒家復興」的一些問題
    • 五 「儒家復興」與新古典主義和現代性困境
  • 第四章 儒家復興對中國政治發展的影響與作用
    • 一 儒學民間復興的問題與文化位置
    • 二 學術界儒家復興之代表性論說
    • 三 政府對儒家復興的態度與方略
  • 第五章 當代儒家之政治前途
    • 一 回顧與總結
    • 二 結論與展望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