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先秦學術講學錄(上冊)

出版日期
2017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4781133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是由王金凌教授 100 學年(時年 62 歲)於輔仁大學中文研究所開設的「先秦學術專 題」的上課錄音檔整理而成。為了方便讀者理解,王教授的相關教學講義及論文若干篇也 一併收錄。本講學錄是一本具有「三度」空間的書。第一度是「深度」,書中深入探討先秦
學術所關心的問題,其根本在於宗法封建制度的結構性缺陷,問題剖析之深,為學界首見。 第二度是「廣度」,全書所講述的人物從孔子到韓非子,所討論的典籍從四書到老莊,能全
面照應到先秦學術思想的重要流派。第三度是「跨度」,全書能將先秦的學術思想與現代社 會所見的問題及現象,進行了縝密且具見解的聯結,在先秦與現代、思想與人生之間,自
由地跨越,進而超越。

(1949-2012) 廣東豐順人,曾任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輔仁大學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文學院院 長、主任秘書。治學嚴謹,望重士林。初以《文心雕龍》、中國文學理論為入手處,一理百會, 浹洽貫徹,遂由文理旁會名理、玄理、佛理、事理,中西學術靡不觀照融攝,自成一家之言。 著有《劉勰年譜》、《文心雕龍文論術語析論》、《中國文學理論史(上古篇)》、《中國文學理論 史(六朝篇)》、《異形之秀》及單篇論文數十篇。文字著述之外,反求諸心,歸寂主靜,印證 以性命之學;由博返約,思以人文學術化解生命內在衝突之道,則更為作者晚期孤詣所在。

  • 王金凌教授親筆手稿
  • 序 韓玉彜
  • 編輯弁言 吳智雄
  • 上冊
    • 第一講 先秦學術的基本問題
    • 第二講 先秦學術的文獻與論題
    • 第三講 宗法封建制度的結構、缺陷與瓦解
    • 第四講 《論語》論「學」
    • 第五講 《論語》論「禮」
    • 第六講 《論語》禮觀念與管理學原理
    • 第七講 《論語》中的禮與組織規範
    • 第八講 孔子的治國思想
    • 第九講 孔子的政治倫理思想
    • 第十講 《論語》「仁」的思想
    • 第十一講 《論語》中的「仁」與「孝」
    • 第十二講 歷史視野與孟子思想
    • 第十三講 孟子思想與現代知識
    • 第十四講 孟子思想的分析模式
    • 第十五講 知識根源與生命安頓
    • 附錄一 人文學術在消融生命內在衝突中的作用
    • 附錄二 論「宗法—封建」制度的結構缺陷
    • 附錄三 權力論
    • 附錄四 道論與氣論的思維方式
    • 附錄五 道論與氣論術語比較
    • 附錄六 先秦的知識分類
    • 附錄七 《尚書.洪範》的知識分類及其對應的論題
    • 附錄八 禮的分析模式與孔子論禮
    • 附錄九 孔子論禮資料重組
    • 附錄十 孔子的思想系統及其跨時代性質
    • 附錄十一 《論語》中「仁」思想的研究步驟
    • 附錄十二 《論語》倫理觀念系聯—仁
    • 附錄十三 《孟子》「知言養氣章」疏解
    • 附錄十四 孟子心性論研究步驟
    • 附錄十五 孟子研究關鍵術語表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