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傅克軍將軍與國軍獨立工兵團中國獨立工兵團創於抗戰之前的1933年,結束於1948年內戰的徐蚌會戰(淮海戰役),前後15年。所謂「獨立工兵團」是指工兵部隊附屬到師級或者是軍級內,其位階一般只到連、營級,一個連通常不超過160人、一個營不超過640人。而工兵部隊到達團級時,人數與位階都不一般了,人數達2,560人或更多,而團級的工兵直屬陸軍總司令部(在1946年以前稱為「軍政部」)。
獨立工兵團的形成
中國工兵部隊及獨立工兵團是因應抗戰需要而成立的。
獨立工兵團的形成
中國工兵部隊及獨立工兵團是因應抗戰需要而成立的。
- 序 作者介紹
-
作者序一 傅克軍將軍與國軍獨立工兵團
-
獨立工兵團的形成
-
傅克軍將軍與獨立工兵團
-
工兵部隊在遠征軍方面所發生的作用
-
- 作者序二 本書觀點
- 導論
-
第一章 第一次中國遠征軍入緬
-
中國遠征軍之由來
-
日軍發動之南洋戰爭
-
日軍攻佔緬甸及《中英共同防禦滇緬公路協議》
-
中國遠征軍第一次入緬與英國人的周而復始的波折
-
-
同古戰役與英軍的貿然撤退
-
曼德勒與仁安羌戰役
-
中國遠征軍第一次入緬戰鬥序列及主要長官名錄
-
-
第二章 第一次遠征軍入緬撤退野人山,第200師戴安瀾殉國
-
緬北撤退至野人山及印度
-
杜聿明決定撤離經野人山的歷史考證
-
第200師突圍與戴安瀾師長之殉國
-
-
五四保山轟炸
-
-
第三章 藍姆伽訓練營駐印軍之成立
-
藍姆伽訓練營
-
青年軍在藍姆伽受訓及飛越駝峰的趣事
-
-
反攻緬北──胡康河谷、孟關及瓦魯班戰役
-
反攻緬北──密支那戰役
-
中美特種部隊對密支那機場之攻佔
-
日軍在密支那的堅強工事
-
-
中國駐印軍指揮系統表(1943年6月∼1944年8月)
-
-
第四章 駐印軍獨立工兵團與中印公路
-
修築滇緬公路(1938)
-
修築中印公路(史迪威公路,1943)
-
美援物資運到印度,再從中印公路運至昆明之交通
-
中印公路之開工
-
中印公路上的輸油管道
-
密支那到騰衝路段
-
-
傅克軍
-
-
第五章 第二次遠征軍,滇西部隊,強渡怒江
-
強渡怒江戰役
-
周密的工兵部隊──傅克軍渡江準備工作
-
怒江及高黎貢山之險要地勢
-
怒江地形與衛立煌作戰計畫及命令之發佈
-
渡江攻擊開始
-
-
-
第六章 第二次遠征軍滇西部隊編制及論衛立煌與史迪威之功勞
-
中國遠征軍滇西部隊兵力序列(1943年4月,中國遠征軍司令長官部設在保山市馬王屯)
-
日軍在緬甸及滇西的兵力序列(1942年2月後)
-
功不可沒的衛立煌將軍
-
功不可沒的史迪威將軍
-
美軍第5307特種部隊在遠征軍戰役
-
-
第七章 第二次遠征軍松山高地戰役
-
松山高地戰役
-
日軍在松山陣地之守備工事
-
第71軍及第6軍之首攻
-
第8軍進攻松山的經過
-
-
-
第八章 第二次遠征軍騰衝戰役
-
騰衝戰役
-
戰役經過簡述
-
國軍54日的攻城經過
-
-
-
第九章 第二次遠征軍龍陵戰役
-
龍陵戰役
-
第一次進攻經過
-
第二次進攻經過
-
第三次進攻經過
-
-
-
第十章 美國陸軍第14航空軍、南僑機工對遠征軍之貢獻
-
美國陸軍第14航空軍與遠征軍,什麼是「飛虎(Flying Tigers)」?
-
美國陸軍第14航空軍編制及任務
-
美國陸軍第14航空軍對遠征軍各戰役之空中支援記錄
-
-
愛國華僑南僑機工的抗戰故事
-
南僑總會之成立
-
一位典型南僑機工奮鬥在滇緬公路的例子
-
日軍佔領緬甸,南僑機工進入藍姆伽駐印軍
-
南僑機工為抗戰犧牲終於得到歷史定位
-
-
-
第十一章 結論、觀察與檢討
-
第一次遠征軍入緬之觀察與檢討
-
第二次遠征軍入緬之觀察與檢討
-
-
附錄 南京受降典禮與日本士官生國軍將領
-
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簡介
-
日本陸軍士官學校之中國學生將領
-
二戰時期日本政界及軍界出身自日本陸軍士官學校之將領
-
抗日戰爭中畢業自日本陸軍士官學校之中國將領
-
- 參考書籍及資料來源
- 後記 感謝提供本書資料之友人
- 國殤墓園被保存下來的一段故事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