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下一個家在何方?驅離,臥底社會學家的居住直擊報告
作者
:
出版日期
:
2017
閱讀格式
:
PDF
ISBN
:
9789571370101
當房租超過薪水三分之一,我們再也無力翻轉貧窮!
∥ 哈佛社會學家花費數年,住進兩個底層社區、採訪三十多名房東、出席一千多場法
庭,將美國底層的居住現狀化為八個家庭的真實報導 ∥
榮獲2017年普立茲獎!
評審盛讚:「一份深入的研究,揭示了2008年金融風暴後越演越烈的居住問題,這可說是加劇了貧窮,使
貧者更貧。」
______屋況合宜、價格合理的居住環境,絕對應該是每個人的基本人權______
_______________唯有穩定的棲身之所,是脫離貧困的第一步_______________
林宗弘中研院社會所副研究員 專文導讀
《紐約時報》、亞馬遜書店、《出版人週刊》、GoodReads、《衛報》、《柯克斯書評》、《歐普拉雜誌
》_____年度好書
尤美女(立法委員)、何榮幸(《報導者》創辦人)、李鴻源(台大土木系教授)、花敬群(內政部政
務次長)、房慧真(記者)、柯文哲(台北市長)、徐世榮(政大地政學系教授)、黃哲斌(新聞工作
者)、黃國昌(立法委員)、張鐵志(資深評論人)、劉美妤(媒體工作者)、蔡培慧(立法委員
)_______政界、學界一致推崇
▪ 阿琳是一位單親媽媽,被房東逐出家門後,發現新家的租金得花上月收入的八成……
▪ 帶著孩子找屋住的凡妮塔處處碰壁,只能住進毒蟲與幫派氾濫的社區……
▪ 多琳一家九口窩在兩房公寓裡,當房屋漏水、堵塞,房東卻相應不理,他們決定也放
爛這間房子……
▪ 拉瑪想幫房東工作以抵房租,只可惜房東卻覺得他的付出一文不值……
為了書寫貧窮的真相:是何種經濟體系聯繫起貧富兩者?貧者為什麼難以脫貧?哈佛社
會學者馬修‧戴斯蒙住進兩個底層社區,花費數年,採訪三十多名房東、記錄數十萬筆
驅離資料、追蹤百萬筆911電話、出席一千多場住房法庭,找到牽繫起貧富兩者的經濟
體系──租屋市場。只是,他發現兩種自由在此互槓:房東想靠租金賺錢,房客希望一
家能住得安全舒適。
當入的一半必須拿來繳交房租,許多家庭因為入不敷出,被迫遷徙至更骯髒、暴力、拮
据的街區;而喪失安穩的棲身之所,致使貧困者失去原有的財產、遠離熟悉的街區、更
因為居無定所的壓力,讓學業與工作表現失常。物質匱乏加上消極與憂鬱的心理,讓貧
窮生生不息,一代傳給一代……
3
透過書寫失衡的房屋市場,戴斯蒙欲改變我們對貧困還有底層剝削的認識,他將自己多
年來的研究化身為八個貧困家庭與他們兩名房東的故事。正如《紐約時報》盛讚本書
,「不談論居住議題,我們便無法徹底正視貧窮。」書中貧困家庭的希望、難忘的驅離
場景,皆提醒了我們:失去家,人就失去了一切。唯有安穩的居所,才是人生一切的根
源。
★ 《紐約時報》年度十大好書
★ Amazon年度TOP 20
★ 《出版人週刊》2016年十大好書
★ GoodReads年度好書
★ 《衛報》2016年最佳假期讀物
★ 《柯克斯書評》年度好書
★ 《歐普拉雜誌》10本必讀佳作
★ iTunes本月好讀
★ 《華爾街日報》最佳春季非小說
★ Google Play春季好書
★ 入圍2017年卡內基最佳非小說獎
★ 800名CEO票選年度最佳公共事務書籍
★ BuzzFeed票選2016年必讀的14本書
★ Vulture雜誌本月必讀
★ 榮獲麥克阿瑟天才獎
★ 蟬聯各大排行榜數十週
∥ 哈佛社會學家花費數年,住進兩個底層社區、採訪三十多名房東、出席一千多場法
庭,將美國底層的居住現狀化為八個家庭的真實報導 ∥
榮獲2017年普立茲獎!
評審盛讚:「一份深入的研究,揭示了2008年金融風暴後越演越烈的居住問題,這可說是加劇了貧窮,使
貧者更貧。」
______屋況合宜、價格合理的居住環境,絕對應該是每個人的基本人權______
_______________唯有穩定的棲身之所,是脫離貧困的第一步_______________
林宗弘中研院社會所副研究員 專文導讀
《紐約時報》、亞馬遜書店、《出版人週刊》、GoodReads、《衛報》、《柯克斯書評》、《歐普拉雜誌
》_____年度好書
尤美女(立法委員)、何榮幸(《報導者》創辦人)、李鴻源(台大土木系教授)、花敬群(內政部政
務次長)、房慧真(記者)、柯文哲(台北市長)、徐世榮(政大地政學系教授)、黃哲斌(新聞工作
者)、黃國昌(立法委員)、張鐵志(資深評論人)、劉美妤(媒體工作者)、蔡培慧(立法委員
)_______政界、學界一致推崇
▪ 阿琳是一位單親媽媽,被房東逐出家門後,發現新家的租金得花上月收入的八成……
▪ 帶著孩子找屋住的凡妮塔處處碰壁,只能住進毒蟲與幫派氾濫的社區……
▪ 多琳一家九口窩在兩房公寓裡,當房屋漏水、堵塞,房東卻相應不理,他們決定也放
爛這間房子……
▪ 拉瑪想幫房東工作以抵房租,只可惜房東卻覺得他的付出一文不值……
為了書寫貧窮的真相:是何種經濟體系聯繫起貧富兩者?貧者為什麼難以脫貧?哈佛社
會學者馬修‧戴斯蒙住進兩個底層社區,花費數年,採訪三十多名房東、記錄數十萬筆
驅離資料、追蹤百萬筆911電話、出席一千多場住房法庭,找到牽繫起貧富兩者的經濟
體系──租屋市場。只是,他發現兩種自由在此互槓:房東想靠租金賺錢,房客希望一
家能住得安全舒適。
當入的一半必須拿來繳交房租,許多家庭因為入不敷出,被迫遷徙至更骯髒、暴力、拮
据的街區;而喪失安穩的棲身之所,致使貧困者失去原有的財產、遠離熟悉的街區、更
因為居無定所的壓力,讓學業與工作表現失常。物質匱乏加上消極與憂鬱的心理,讓貧
窮生生不息,一代傳給一代……
3
透過書寫失衡的房屋市場,戴斯蒙欲改變我們對貧困還有底層剝削的認識,他將自己多
年來的研究化身為八個貧困家庭與他們兩名房東的故事。正如《紐約時報》盛讚本書
,「不談論居住議題,我們便無法徹底正視貧窮。」書中貧困家庭的希望、難忘的驅離
場景,皆提醒了我們:失去家,人就失去了一切。唯有安穩的居所,才是人生一切的根
源。
★ 《紐約時報》年度十大好書
★ Amazon年度TOP 20
★ 《出版人週刊》2016年十大好書
★ GoodReads年度好書
★ 《衛報》2016年最佳假期讀物
★ 《柯克斯書評》年度好書
★ 《歐普拉雜誌》10本必讀佳作
★ iTunes本月好讀
★ 《華爾街日報》最佳春季非小說
★ Google Play春季好書
★ 入圍2017年卡內基最佳非小說獎
★ 800名CEO票選年度最佳公共事務書籍
★ BuzzFeed票選2016年必讀的14本書
★ Vulture雜誌本月必讀
★ 榮獲麥克阿瑟天才獎
★ 蟬聯各大排行榜數十週
- 導讀 驅離與居住正義:從美國經驗關照華人社會/林宗弘
- 序曲 冷冽之城
-
PART1 房租
-
第1章 房東這一行
-
第2章 拚房租
-
第3章 熱水澡
-
第4章 大豐收
-
第5章 第十三街
-
第6章 鼠窩
-
第7章 難過死了
-
第8章 四○○室的耶誕節
-
-
PART2 驅離
-
第9章 外送的來了
-
第10章 毒蟲等於免洗勞工
-
第11章 貧民窟,是好物
-
第12章 免洗的人際關係
-
第13章 E-24 車格
-
第14章 能忍則忍
-
第15章 妨害設施
-
第16章 雪地上的灰燼
-
-
PART3 後來
-
第17章 這就是美國
-
第18章 用食物券買來的龍蝦
-
第19章 小不點
-
第20章 顧人怨的北部
-
第21章 大頭男寶寶
-
第22章 如果他們要處罰媽媽
-
第23章 寧靜俱樂部
-
第24章 地獄倒楣鬼
-
- 結語 一個家,一個希望
- 關於我的故事—研究始末與回顧
- 誌謝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