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MIS 的安全防禦:Linux 系統與網路安全

出版日期
2017/02/10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4341863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175個實務技巧觀念 Step by step快速實作提供實務技術 立即做到網路環境的安全維護
★入門與歷史介紹:說明安全的發展與基本安全概念★洞察攻擊:了解常見的攻擊手法以及我們常忽略的細節★安全防禦:在Linux上架設防火牆與建立更安全的環境★追蹤與復原:尋找問題的發生原因,並對問題進行判斷、預防與修復
安全性的問題一直是重要的課題,從最基本的人身安全、詐騙行為、住家安全、金融交易等,到目前因網際網路的發達而產生網路與系統的安全問題。
Linux目前多為應用伺服器的作業系統,包括閘道伺服器、網站伺服器、郵件伺服器等,是面對網際網路最前線的戰場,因此其安全與穩定更顯得格外的重要。
本書規劃175個技巧觀念,可獨立閱讀,讓你易於掌握概念與操作設定。內容以常見的Red Hat系列(含Red Hat Enterprise、CentOS與Fedora)與Ubuntu系列(Debian與Ubuntu)為基礎系統,分為4篇共16章來討論安全實務技術。 透過本書175個技巧觀念,您將掌握:★常見的欺騙行為★安全資訊的收集★構思並撰寫後門程式★消耗與管理系統資源★猜測密碼與監聽封包★主機前的問題與管理對策★跳過認證登入與救援模式的使用★有效地管理帳號與檔案權限★管理記錄與排程★使用內建工具過濾封包★網路連線的限制與管理★有效地使用防火牆工具★自製陷阱誘捕入侵者★基本軟硬體與安全問題的處理
  • Part 01 入門與歷史介紹
    • Chapter 01 歷史發展與演進
      • 技巧01 【觀念】電腦的演進與發展
      • 技巧02 【觀念】安全的含義與發展
      • 技巧03 【觀念】常用的防護方式與工具
      • 技巧04 【觀念】Windows 作業系統版本比較
      • 技巧05 【觀念】Linux 作業系統版本比較
      • 技巧06 【觀念】常用的服務與應用程式
      • 技巧07 【觀念】資料庫伺服器
      • 技巧08 【觀念】如何從官方網站了解公司
      • 技巧09 【觀念】駭客的道德與法律責任
    • Chapter 02 駭客心理學
      • 技巧10 【觀念】由好玩與好奇而產生的駭客行為
      • 技巧11 【觀念】駭客行為能獲取哪些利益
      • 技巧12 【觀念】駭客可能會做哪些破壞性的行為
      • 技巧13 【觀念】使用駭客工具後會有哪些行為
      • 技巧14 【觀念】如何猜測或竊取密碼
      • 技巧15 【觀念】主機前的操作可能會產生哪些危害
      • 技巧16 【觀念】如何尋找許可權或程式的漏洞
    • Chapter 03 基本網路常識
      • 技巧17 【觀念】一般網路名詞介紹
      • 技巧18 【觀念】特殊網路名詞介紹
      • 技巧19 【設定】Linux 上的DHCP 用戶端設定
      • 技巧20 【設定】Linux 上的固定位址用戶端設定
      • 技巧21 【指令】Linux 上的網路相關指令
      • 技巧22 【觀念】Linux 上電腦無法開機的處理方式
      • 技巧23 【觀念】Linux 上電腦無法上網的處理方式
  • Part 02 洞察攻擊
    • Chapter 04 技術之外的手段
      • 技巧24 【案例】非技術性案例-內賊難防
      • 技巧25 【案例】非技術性案例-假冒客服人員
      • 技巧26 【案例】非技術性案例-交接時期
      • 技巧27 【案例】非技術性案例-密碼組合猜測
      • 技巧28 【案例】非技術性案例-簡訊驗證機制
      • 技巧29 【觀念】提高安全的意識
      • 技巧30 【觀念】交接的注意事項
    • Chapter 05 了解駭客的做法
      • 技巧31 【網搜】收集主機的周邊情報
      • 技巧32 【觀念】收集周邊情報的用途
      • 技巧33 【網搜】透過網路收集主機的網路資訊
      • 技巧34 【指令】透過telnet 收集主機的網路資訊
      • 技巧35 【指令】透過nmap 收集主機的網路資訊
      • 技巧36 【觀念】為何要監聽封包
      • 技巧37 【指令】sniffit 的安裝與使用
      • 技巧38 【觀念】登入主機後如何取得系統資訊
      • 技巧39 【設計】製作一個可產生root 權限的程式
      • 技巧40 【設計】將/etc 分享給整個internet 讀寫
      • 技巧41 【設計】在不同的埠號上新增一項telnet 服務
      • 技巧42 【設計】利用SSH 金鑰跳過password 的檢驗
      • 技巧43 【設計】定時將資料ftp 到外部
      • 技巧44 【設計】定時更換服務躲避防火牆的檢驗
      • 技巧45 【設定】了解記錄檔的位置
      • 技巧46 【設定】清除記錄檔
    • Chapter 06 主機前的危機
      • 技巧47 【檢測】主機前的基本檢測
      • 技巧48 【概念】舊版GRUB 開機管理程式
      • 技巧49 【概念】新版GRUB2 開機管理程式
      • 技巧50 【概念】認識單人模式
      • 技巧51 【指令】進入CentOS(Red Hat 系列)的單人模式
      • 技巧52 【指令】進入Ubuntu 或Debian 的單人模式
      • 技巧53 【概念】認識檔案系統架構
      • 技巧54 【概念】認識檔案系統類型
      • 技巧55 【概念】認識檔案系統的掛接
      • 技巧56 【概念】認識chroot
      • 技巧57 【指令】Red Hat 與CentOS 的光碟救援模式
      • 技巧58 【指令】Ubuntu 的光碟救援模式
    • Chapter 07 入侵媒介與種類
      • 技巧59 【概念】入侵方式的種類
      • 技巧60 【指令】透過參數PATH 的錯誤設定提升權力
      • 技巧61 【概念】Shell 內建指令不能透過參數PATH 的錯誤順序提升權力
      • 技巧62 【概念】認識緩衝區溢位
      • 技巧63 【概念】避免緩衝區溢位
      • 技巧64 【概念】了解緩衝區溢位的案例
      • 技巧65 【概念】認識破壞性的攻擊
      • 技巧66 【指令】耗損系統資源
      • 技巧67 【指令】阻斷式攻擊
  • Part 03 安全防禦
    • Chapter 08 主機的安全管理
      • 技巧68 【概念】保護硬體的安全
      • 技巧69 【設定】Ctrl+ALT+Delete的管理
      • 技巧70 【概念】常用的服務介紹與埠號對應
      • 技巧71 【概念】系統服務介紹
      • 技巧72 【概念】預設啟動設定
      • 技巧73 【概念】系統資源管理指令
      • 技巧74 【設定】系統資源管理設定
      • 技巧75 【設定】使用者磁碟配額設定
      • 技巧76 【指令】網路資源管理指令
      • 技巧77 【設定】網路資源管理設定
      • 技巧78 【概念】了解SSH 伺服器
      • 技巧79 【指令】SSH 與SCP 指令的使用方式
      • 技巧80 【概念】SSH 伺服器的設定範例
    • Chapter 09 用戶許可權與SELinux
      • 技巧81 【概念】了解最高權限管理者root
      • 技巧82 【設計】新增root 權限的管理者
      • 技巧83 【概念】帳號的命名
      • 技巧84 【概念】了解UID
      • 技巧85 【指令】帳戶管理
      • 技巧86 【設定】了解/etc/passwd
      • 技巧87 【設定】了解/etc/shadow
      • 技巧88 【指令】群組管理
      • 技巧89 【設定】了解/etc/group
      • 技巧90 【概念】了解Linux 檔案資訊
      • 技巧91 【概念】了解Linux 檔案使用者
      • 技巧92 【概念】了解Linux 檔案權限
      • 技巧93 【指令】修改檔案擁有者、群組
      • 技巧94 【指令】修改檔案權限
      • 技巧95 【概念】介紹SELinux
      • 技巧96 【設計】啟動與關閉SELinux
      • 技巧97 【指令】設定SELinux 範例
    • Chapter 10 記錄與自動化管理
      • 技巧98 【概念】記錄檔的功用
      • 技巧99 【設定】系統記錄的設定
      • 技巧100 【設定】記錄的循環設定
      • 技巧101 【設定】設定系統時區
      • 技巧102 【指令】設定或更改時間以及日期
      • 技巧103 【概念】認識系統排程
      • 技巧104 【概念】使用記錄與排程來加強網路與系統安全設定
      • 技巧105 【指令】在指定時間執行指令
      • 技巧106 【設定】使用crontab 定時執行
      • 技巧107 【設定】限制crontab 的執行許可權
      • 技巧108 【設定】Web 化的記錄- NTOP
    • Chapter 11 封包過濾與管理
      • 技巧109 【設定】使用TCP wrapper
      • 技巧110 【設定】認識XINETD
      • 技巧111 【設定】使用XINETD 做為轉連的跳板
      • 技巧112 【概念】iptables 的功能
      • 技巧113 【指令】使用iptables 讓主機只提供域名與網頁的服務
      • 技巧114 【指令】使用iptables 限制特定的位址或埠號
      • 技巧115 【指令】使用iptables 限制ping 的回應
      • 技巧116 【指令】讓10.1.1.1-10.1.1.254 可以透過本機連至外部
      • 技巧117 【指令】讓內部的機器無法連到特定的IP 位址:140.1.1.1
      • 技巧118 【指令】將特定的服務透過iptables 轉給內部特定的機器
      • 技巧119 【設定】在Linux 限制頻寬使用
      • 技巧120 【概念】在應用層的字元過濾
      • 技巧121 【概念】認識proxy server
      • 技巧122 【設定】用戶端該使用proxy
      • 技巧123 【設定】限制使用proxy 的來源
      • 技巧124 【設定】使用proxy 過濾特定的目錄
    • Chapter 12 陷阱的製作與使用
      • 技巧125 【概念】保護系統的陷阱
      • 技巧126 【概念】Shell Script 的用法
      • 技巧127 【概念】Linux C 語言的語法
      • 技巧128 【設計】執行ls 時檢查上線位址,有問題者予以斷線
      • 技巧129 【設計】執行ls 時檢查上線位址,有問題者中止所有程序
      • 技巧130 【設計】同上一個技巧,並發郵件通知管理者
      • 技巧131 【設計】警告非法用戶並發信通知管理者
      • 技巧132 【設計】系統定時檢查上線位址,有問題者予以斷線
      • 技巧133 【設計】系統定時檢查上線位址,有問題者中止所有程序
      • 技巧134 【設計】同上一個技巧,並發郵件通知管理者
      • 技巧135 【設計】檢驗是否有不正當的程序,並以郵件通知管理者
    • Chapter 13 建置防火牆
      • 技巧136 【概念】無效的防火牆
      • 技巧137 【概念】架設防火牆的注意事項
      • 技巧138 【概念】VLAN 的作用
      • 技巧139 【概念】了解網路架構拓樸
      • 技巧140 【概念】防火牆的定位與位置
      • 技巧141 【概念】防火牆的基本功用1 -過濾(Filtering)
      • 技巧142 【概念】防火牆的基本功用2 -偽裝(IP Masquerade)
      • 技巧143 【概念】防火牆的基本功用3 -轉向(Redirection)
  • Part 04 追蹤與復原
    • Chapter 14 追蹤駭客的足跡
      • 技巧144 【指令】查詢正在系統上的使用者
      • 技巧145 【指令】查詢曾經登入的使用者
      • 技巧146 【觀念】查詢IP 位址的來源
      • 技巧147 【指令】查詢曾經連線的主機位址
      • 技巧148 【指令】封鎖不當連線的主機位址
      • 技巧149 【指令】關閉自身不需要的服務
      • 技巧150 【觀念】了解主機開啟的服務
      • 技巧151 【觀念】主機帳號的變化
      • 技巧152 【觀念】入侵偵測軟體
    • Chapter 15 問題的判斷與修復
      • 技巧153 【觀念】硬體的問題與處理方式
      • 技巧154 【觀念】系統問題發生的型態
      • 技巧155 【觀念】系統問題發生的原因
      • 技巧156 【觀念】系統問題處理的方式
      • 技巧157 【觀念】了解安全性漏洞的發生流程
      • 技巧158 【觀念】系統遭入侵後的處理方式
      • 技巧159 【觀念】備份的規劃
      • 技巧160 【設定】安裝並使用新硬碟
      • 技巧161 【觀念】了解磁碟陣列
      • 技巧162 【觀念】使用mdadm 實作RAID 1
      • 技巧163 【設定】使用NFS 作為備份空間
      • 技巧164 【指令】使用SSH 遠端備份
      • 技巧165 【指令】資料的回存
    • Chapter 16 系統的復原與升級
      • 技巧166 【觀念】RPM 檔案名稱的意義
      • 技巧167 【指令】RPM 的使用方式
      • 技巧168 【觀念】YUM 的使用方式
      • 技巧169 【觀念】DEB 檔案名稱的意義
      • 技巧170 【指令】DEB 的使用方式
      • 技巧171 【觀念】APT 的使用方式
      • 技巧172 【設定】切換DEB 的來源庫
      • 技巧173 【設定】移除多餘安裝的套件
      • 技巧174 【設定】使用原始碼安裝套件
      • 技巧175 【指令】使用套件升級系統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