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軍中驕子:黃埔一期縱橫論

出版日期
2012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2219591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依據檔案史料、生平傳記、親友回憶、家屬提供史料以及各類型二手文獻,對黃埔軍校706名「第一期生」進行社會影響、家庭淵源、經濟基礎、文化素養、出身背景、人文地理、戰爭機遇、將校任官、軍旅歷程、成長概貌、政治歸宿等面向的分析與研究,作者製作138個專題表格,輯錄525名第一期生的歷史照片以及各項專題論述,以完備的史料、精密的表格統計,扎實呈現黃埔第一期生的整體樣貌,是研究中國國民黨、中國共產黨及現代中國軍事的重要著作。
  • 導 論
  • 第一章 黃埔軍校第一期學員的基本概貌
    • 第一節 學員數量考證和學籍辨認情況的說明
    • 第二節 歷史資料的披露:第一期生基本情況、入學背景、入學及入黨介紹人
    • 第三節 關於「畢業證書」版本情況介紹
    • 第四節 關於《陸軍軍官學校學生詳細調查表》的綜合分析
  • 第二章 軍事教育與政治訓練之實踐結合
    • 第一節 國民革命浪潮:催促第一期生在急風暴雨中成長
    • 第二節 國共合作結碩果:中共早期領導人參與第一期生推薦入學和招生事宜
    • 第三節 民國知名人士:舉薦莘莘學子入讀黃埔軍校
    • 第四節 政黨與軍事的首次結合:開創民族軍事教育先河
  • 第三章 社會影響與宗族淵源:第一期生出身背景之考量剖析
    • 第一節 社會細胞:家族、家庭、成員及其他
    • 第二節 家族經濟基礎:第一期生成長的源泉
  • 第四章 文化修養與社會閱歷:構築第一期生政治觀念與軍官生涯
    • 第一節 多元化社會經歷,造就第一期生初期的成長與昇華
    • 第二節 國民革命政治信仰:鑄就第一期生最初之思想基礎
    • 第三節 社會技能與特長:形成第一期生的生存本領
  • 第五章 封建與傳統:第一期生成長過程階層烙印
    • 第一節 封建與傳統沿襲,構成第一期生成長之路
    • 第二節 家族勢力與親屬背景:躋身軍政仕途的關係網絡
    • 第三節 封建羈絆與親緣纏繞:形成休戚與共社會關係
  • 第六章 從事中國國民黨黨務與政治工作情況
    • 第一節 任職黃埔軍校國民黨特別(區)黨部情況簡述
    • 第二節 參加孫文主義學會情況簡述
    • 第三節 任職國民革命軍各師黨務情況簡述
    • 第四節 出任校本部及各分校教官情況簡述
    • 第五節 參與黃埔革命同學會情況簡述
    • 第六節 掌控黃埔同學會和中央各軍事學校畢業生調查處情況簡述
    • 第七節 組建中央各軍事學校(黃埔)同學會非常委員會情況簡述
  • 第七章 軍事生涯與素質教育
    • 第一節 戰火磨練與高等軍事教育:第一期生晉升將校之快捷方式
    • 第二節 留學其他外國高等(軍事)學校情況簡述
    • 第三節 進入中央軍官訓練團及中央軍校高等教育班受訓情況簡述
    • 第四節 就學其他軍校情況簡述
  • 第八章 戰爭中的機遇與成長
    • 第一節 對教導團、黨軍組建與發展的歷史作用和影響
    • 第二節 棉湖大捷的歷史作用和影響
    • 第三節 參加「一二八」淞滬抗戰簡況
    • 第四節 參加長城抗戰古北口、南天門戰役簡況
  • 第九章 任職國民革命軍中央序列部隊簡況
    • 第一節 1929年前任職旅長情況
    • 第二節 抗日戰爭爆發前任職師長情況
    • 第三節 抗日戰爭時期任職軍長情況
    • 第四節 抗戰勝利後至1949年9月以前任職總部情況
  • 第十章 敘任國民革命軍將官、上校以及授銜情況綜合分析
    • 第一節 《國民政府公報》頒令敘任上校、將官人員情況綜述
    • 第二節 犧牲或陣亡軍官追贈將官情況綜述
    • 第三節 獲頒青天白日勳章情況簡述
  • 第十一章 1946年至1949年期間活動綜述
    • 第一節 參加南京聚會第一期生情況綜述
    • 第二節 參與南京中山陵「謁陵哭陵」事件簡述
    • 第三節 抗戰勝利後退役、免職情況綜述
  • 第十二章 與其他軍校生歷任高級軍職情況比較與分析
    • 第一節 與保定軍校、陸軍大學、日本士官、東北與雲南講武堂以及其他軍校的比較情況分析
    • 第二節 與保定軍校第九期生任上校、將官的比較與分析
    • 第三節 與黃埔軍校第二、第三、第四期生任上校、將官之比較與分析
  • 第十三章 參與政治活動與任職政務機構情況綜述
    • 第一節 任職中國國民黨中央機構情況綜述
    • 第二節 參加中國國民黨黨代會情況綜述
    • 第三節 參加國民大會情況綜述
    • 第四節 任職立法院和監察院情況綜述
    • 第五節 任職各省政府及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情況簡述
    • 第六節 任職軍事參議院情況簡述
  • 第十四章 中共第一期生與黃埔軍校活動情況
    • 第一節 參與中共創建初期活動的第一期生
    • 第二節 中共第一期生在廣州黃埔軍校活動情況簡述
    • 第三節 參加青年軍人聯合會情況
  • 第十五章 中共第一期生對軍隊與根據地政權創建、發展之作用及影響
    • 第一節 第一期生參加中共歷次黨代會及其任職
    • 第二節 中共第一期生早期軍事與黨務活動
    • 第三節 中共掌握的第一支武裝力量─鐵甲車隊、葉挺獨立團活動情況概述
    • 第四節 參加中共領導的工農武裝三大起義概述
    • 第五節 其他起義和根據地情況簡述
    • 第六節 參與紅軍和各根據地時期活動情況
  • 第十六章 人傑地靈:一代將才之人文地理分佈與考量
    • 第一節 第一期生之人文地理分析
    • 第二節 第一期生分省籍簡述
  • 第十七章 在臺灣、港澳及海外第一期生活動情況綜述
    • 第一節 赴臺灣軍政活動簡述
    • 第二節 參與臺灣「中華黃埔四海同心會」簡況
    • 第三節 參與黃埔軍校六十周年紀念活動簡述
  • 第十八章 留居大陸的第一期生情況綜述
    • 第一節 1946年-1950年起義投誠、被俘關押、特赦獲釋及戰場陣亡情況簡述
    • 第二節 第一期生最為集中的湖南省
    • 第三節 任職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大常委會、全國政協、國防委員會情況綜述
    • 第四節 第一期生被確定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家及被授予元帥、高級將領情況綜述
    • 第五節 參與黃埔軍校同學會活動情況
  • 第十九章 各段歷史時期歸宿情況之綜合剖析
    • 第一節 北伐國民革命時期犧牲陣亡情況綜述
    • 第二節 中共黨員1949年10月以前情況綜述
    • 第三節 1924年6月至1949年9月亡故情況綜述
    • 第四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情況綜述
    • 第五節 1949年10月以後在大陸亡故情況綜述
    • 第六節 在臺灣、港澳或海外人物情況綜述
    • 第七節 卒年歸宿未詳人物情況綜述
  • 第二十章 參與編著翻譯撰文與出版書目情況簡述
    • 第一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編著及撰文情況
    • 第二節 1924年6月至1949年9月編著撰文情況
    • 第三節 在臺灣、港澳和海外的編著撰文情況
    • 第四節 歷史上涉論第一期生的傳記撰文情況
  • 第二十一章 「黃埔嫡系」 第一期生群體──軍事領導集團述略
  • 第二十二章 第一期生群體對現代中國軍事、政治之歷史作用與影響綜述
  • 參考徵引圖書刊物資料
  • 後記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