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收錄於此書展...
國民革命軍陸軍第四軍前身最早源自民初護法戰爭時期的「援閩粵軍」,為孫中山先生領導廣州軍政府的基本武力之一,之後改編為「建國粵軍」。民國14年8月,建國粵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四軍」,李濟琛擔任軍長,此為國民革命軍第四軍正式建軍的開始。17年8月,依據「國軍編遣會議」,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縮編改番號為陸軍第四師,並撤銷第四軍番號。19年1月,張發奎為因應「護黨戰爭」戰事之需要,以第四師為基幹,恢復第四軍番號。
第四軍自成軍後,為國民革命軍安內攘外之精銳勁旅;舉凡統一廣東、北伐、討逆、剿共、抗戰及綏靖戡亂等重要戰役,第四軍幾乎無役不與,且功績卓著,被譽有「鐵軍」之稱。民國39年5月,第四軍由海南島轉進臺灣,來臺後單位幾經變革,54年9月,與海軍陸戰隊第一旅併編成立「海軍陸戰隊第二師」,即今日海軍陸戰隊第九十九旅之前身。
本軍史內容係敘述國民革命軍陸軍第四軍參與國民革命、北伐戰爭、討逆剿共、對日抗戰及綏靖戡亂等各時期,有關第四軍的組織(編制)遞嬗、重要人事、駐地異動,以及參與各大小作戰。期將第四軍建軍的歷程與重要戰績,完整詳實地記錄下來,除保存本軍史料外,並彰顯先賢先烈們為捍衛中華民族生存發展之犧牲與奉獻。
第四軍自成軍後,為國民革命軍安內攘外之精銳勁旅;舉凡統一廣東、北伐、討逆、剿共、抗戰及綏靖戡亂等重要戰役,第四軍幾乎無役不與,且功績卓著,被譽有「鐵軍」之稱。民國39年5月,第四軍由海南島轉進臺灣,來臺後單位幾經變革,54年9月,與海軍陸戰隊第一旅併編成立「海軍陸戰隊第二師」,即今日海軍陸戰隊第九十九旅之前身。
本軍史內容係敘述國民革命軍陸軍第四軍參與國民革命、北伐戰爭、討逆剿共、對日抗戰及綏靖戡亂等各時期,有關第四軍的組織(編制)遞嬗、重要人事、駐地異動,以及參與各大小作戰。期將第四軍建軍的歷程與重要戰績,完整詳實地記錄下來,除保存本軍史料外,並彰顯先賢先烈們為捍衛中華民族生存發展之犧牲與奉獻。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參與革命時期
-
第一節 軍之成軍與組織遞嬗
-
第二節 護法戰爭
-
第三節 廣東靖亂
-
第四節 第一次東征
-
第五節 第二次東征
-
-
第三章 北伐戰爭時期
-
第一節 組織沿革與遞嬗
-
第二節 進軍湖南
-
第三節 鄂南作戰
-
第四節 光復武漢
-
第五節 攻略江西
-
第六節 豫省討奉
-
第七節 廣州平亂
-
第八節 血戰東江
-
第九節 二度北伐
-
-
第四章 討逆剿共時期
-
第一節 組織沿革與遞嬗
-
第二節 討伐桂系
-
第三節 護黨戰爭
-
第四節 江西剿共
-
第五節 黔滇剿共
-
第六節 川康剿共
-
-
第五章 對日抗戰時期
-
第一節 組織沿革與遞嬗
-
第二節 淞滬會戰
-
第三節 武漢會戰
-
第四節 第一次長沙會戰
-
第五節 第二次長沙會戰
-
第六節 第三次長沙會戰
-
第七節 浙贛會戰
-
第八節 長衡會戰長沙保衛戰
-
-
第六章 綏靖戡亂時期
-
第一節 組織沿革與遞嬗
-
第二節 蘇中綏靖剿共作戰
-
第三節 長江下游江防作戰
-
第四節 海南島防衛與轉進作戰
-
- 第七章 結語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