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立體看敦煌

出版日期
2015/01/01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620756443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敦煌離香港有多遠?

敦煌石窟,置身黃沙荒漠之中,卻吸引無數國內外的研究者、專家、僧侶善眾、遊人前往,更令一群志士願意委身敦煌,一生效力,其魅力何在?

一批批香港學者、愛好者和學生走訪敦煌,跟隨專家的步伐,親身認識、感受,並立體地展示觸動他們的敦煌體驗。當中對敦煌人文、宗教、藝術瑰寶的驚嘆,對絲綢之路風光的戀慕、對敦煌工作者苦心維護的敬佩,都有細膩描述。另更思考敦煌對現代人的意義及對香港的反思。

(1) 本書分三個部分,分別是專家眼中的敦煌、學者心目中敦煌,學生感受到的敦煌,從不同的角度,發掘敦煌人文、宗教、藝術的成就,思考敦煌對現代人的意義。

(2) 本書的寫作不是嚴肅的學術研究,而是從未認識敦煌的學生、學者,如何在接觸、理解敦煌的過程中,逐漸發現敦煌的奇特之處,並從中獲得啟發。因此,文章真實反映了都市人認識敦煌的歷程。

(3) 本書作者都是熱愛敦煌文化的有心人,把認識敦煌看出認識歷史,認識人文精神,增強國際視野的途徑,有助香港學子擴大思維空間。

(4) 配有圖片說明,比較直觀地說明敦煌的藝術、文物保護等內容。
  • 序一 情繫敦煌 吳志華
  • 序二 鳳舞敦煌 李焯芬
  • 序三 敦煌文化的承傳 周偉立
  • 第一章 走近敦煌
    • 一、解讀敦煌:
      • 一生守護 樊錦詩院長
    • 二、敦煌情懷:
      • 敦煌之美與敦煌人的貢獻 李美賢
    • 三、歲月流沙:
      • 絲綢之路上的敦煌——從流沙光影到數碼化 吳健
  • 第二章 思考敦煌
    • 一、 淺談敦煌學先行者:
      • 從“傷心史”到顯學 李焯芬
    • 二、 與敦煌的不解緣:
      • 《敦煌石窟全集》的出版故事 陳萬雄
    • 三、 外國敦煌研究者的歷史判別:
      • 他們是如此到達敦煌的 何培斌
    • 四、 莫高窟的人情滋味:
      • 從舊照片中看到的——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 李美賢
    • 五、 敦煌的感召與體會:
      • 搶救敦煌——只怕五十年後看不見
      • 發現敦煌——通識教育與創意工業
      • 再訪敦煌——無盡的唏噓
      • 談敦煌研究院院長繼任人的質素 紀文鳳
    • 六、 開啟敦煌寶庫之鑰:由無知覺到迷上了:
      • 敦煌的魅力與啟悟 張倩儀
    • 七、 無法磨滅的敦煌體驗:
      • 在敦煌攝影的日子 王苗
    • 八、 保育敦煌,傳承文化:
      • 守護敦煌︰與大自然的對抗 馮成章
  • 第三章 傳承敦煌
    • 一、 不朽文化與創意啟蒙
      • 敦煌的創意
    • 二、 莫高精神
      • 歷代莫高人帶來的啟發
    • 三、 維護敦煌
      • 考察莫高窟治沙工程
    • 四、借鑒敦煌,反思香港
      • 由輝煌到沒落
      • 交匯、衝突與融合:文化十字路口上的敦煌與香港
    • 五、弘揚敦煌文化
      • “千年莫高,經變穿越”通識推廣計劃
      • 吾愛敦煌
      • 敦煌實習記
  • 附錄
    • 香港敦煌之友簡介
    • 作者簡介
  • 出版地 香港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