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得閒去飲茶
許多香港人的早晨,是從一盅茶和兩件點心開始的。
如果問「食乜點心好」,肯定要選蝦餃、燒賣、叉燒包。
在結賬時,還會聽到收銀員報出的奇怪數字:
「開嚟,彎!」「再嚟,拿住!」「跟住,禮拜!」「仲有,瓜!」
……
飲茶,每日「一盅兩件,睇報紙」,是香港人地道的文化。從早期的茶社茶寮,到現在的各式酒樓,點心行業陪伴着香港人一代代地成長:也許你光顧過某家酒樓,也許親友就在那裡工作。今時今日,儘管再難聽到點心阿姐叫賣點心的聲音,像「賀壽」、「揸大巴」的場景也不多見,甚至有些經典點心亦漸漸失傳,但飲茶的習慣卻如同影子般,揮之不去。
在幾乎所有食品都用機器生產的今天,還有一群酒樓從業員堅持人手製作點心,並且篤誠於點心文化的承傳。就算風微人往,也忘不了「美點好茶」裡人情的味道。
這是有關飲茶的香港故事,也是你我的集體回憶。
小小點心,點點心意。嘆一杯茶,觀今憶昔。
如果問「食乜點心好」,肯定要選蝦餃、燒賣、叉燒包。
在結賬時,還會聽到收銀員報出的奇怪數字:
「開嚟,彎!」「再嚟,拿住!」「跟住,禮拜!」「仲有,瓜!」
……
飲茶,每日「一盅兩件,睇報紙」,是香港人地道的文化。從早期的茶社茶寮,到現在的各式酒樓,點心行業陪伴着香港人一代代地成長:也許你光顧過某家酒樓,也許親友就在那裡工作。今時今日,儘管再難聽到點心阿姐叫賣點心的聲音,像「賀壽」、「揸大巴」的場景也不多見,甚至有些經典點心亦漸漸失傳,但飲茶的習慣卻如同影子般,揮之不去。
在幾乎所有食品都用機器生產的今天,還有一群酒樓從業員堅持人手製作點心,並且篤誠於點心文化的承傳。就算風微人往,也忘不了「美點好茶」裡人情的味道。
這是有關飲茶的香港故事,也是你我的集體回憶。
小小點心,點點心意。嘆一杯茶,觀今憶昔。
- 前言
-
人物篇
-
01我的媽媽—腸粉姨姨
-
酒樓典故:五月糭
-
點心精選:韮黃明蝦蒸腸粉
-
-
02酒樓廣告工程師
-
酒樓典故:酒樓與茶樓
-
點心精選:芝麻卷
-
-
03師傅,我懂了
-
酒樓典故:行內稱謂
-
點心精選:杞子桂花糕
-
-
04大內總管
-
酒樓典故:點心車
-
點心精選:蛋散
-
-
05猛龍過江
-
酒樓典故:酒樓佈局的特色
-
點心精選:兔仔棉花糖
-
-
-
酒樓篇
-
06僅存的茶居—薄扶林村新華茶樓
-
酒樓典故:鬥雀
-
點心精選:豬膶燒賣
-
-
07蛻變四十—敍福樓
-
酒樓典故:夥計,埋單
-
點心精選:鴨腳扎碩果
-
-
08信興酒樓
-
酒樓典故:大排筵席
-
點心精選:百年好合
-
-
09點點心點心專門店
-
酒樓典故:酒樓流行廣告
-
點心精選:燒汁釀茄子
-
-
- 後記
- 鳴謝
- 慈善項目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