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電光影裏斬春風:武士道分流與滲透的新詮釋

出版日期
2016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3501589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認識日本文化,必須從理解什麼是「武士道」開始!◎武士道不能只看表象,本書將帶領您回到歷史的脈絡中,重新認識多采多姿的武士道樣貌!
勇猛、剛毅、禁慾、盡忠、超越生死……被視為日本文化象徵的「武士道」,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概念?它為何會產生在日本的社會脈絡中?又是如何影響日本人的心裡意識?
本書將帶領讀者重新回到歷史脈絡中,透過武士道轉變過程中的「分流」與「滲透」關係,分析武士道在幕藩體制與近代民族國家中,如何與儒教、佛教、神道,乃至基督教倫理密切結合,發展出「禪武相嵌」、「儒武相嵌」、「神武相嵌」及「基武相嵌」等四大類型的「相嵌倫理」。這些相嵌倫理本身就具有多元衝突、矛盾的關係,但在明治維新到戰前國家體制建立後,逐漸被導向一元性的「融攝倫理」,失去原本多采多姿的主體性。而這樣的融攝倫理,到戰後依然續存,並影響著當代的日本社會。
  • 自序
  • 第一章 作為「分流」與「滲透」詮釋概念的武士道
    • 一、武士道研究的簡略回顧
    • 二、武士道研究的新詮釋概念
    • 三、作為「語言」與「觀念」之間的「武士道」.
    • 四、從「相嵌倫理」到「融攝倫理」的武士道
    • 五、各章「相嵌倫理」之介紹
  • 第二章 禪學與武士道
    • 一、前言
    • 二、佛教或禪學之於日本武士的魅力
    • 三、劍術家與禪學:以宮本武藏與柳生宗矩為中心
    • 四、禪、武之「悟」與「戒律」之比較
    • 五、結論:日本禪學與國家主義之間
  • 第三章 儒家倫理與武士道:赤穗復仇事件呈現的倫理爭議
    • 一、前言
    • 二、赤穗事件引發的武士倫理爭議
    • 三、赤穗復仇事件涉及的「春秋大義」之論爭
    • 四、結語:「士道」與「武士道」之間
  • 第四章 武士道的意象:神話、歷史、戲劇與象徵物
    • 一、前言
    • 二、創國神話的武士道意象
    • 三、傳說與戲劇人物的武士道意象
    • 四、歷史人物的武士道意象
    • 五、櫻花精神的武士道意象
    • 六、結語:神話與事實之間
  • 第五章 基督教義與武士道
    • 一、問題緣起
    • 二、出身背景與「基督教化的武士道論」
    • 三、「基督教化的武士道論」之類型與內涵
    • 四、結語:介於「國家主義」與「國際主義」之間的武士道
  • 第六章 「女武士道」的建構與物語化
    • 一、前言
    • 二、江戶時代武家女德的養成教育之概述
    • 三、近代論述中的女武士道之各種形象
    • 四、明治維新以後對「女武士道」的「物語化」
    • 五、結語:日本女性的「昔」與「今」
  • 第七章 武士道與商人道
    • 一、前言
    • 二、商人道與武士道關係的萌芽期:江戶初中期
    • 三、商人道與武士道關係的成熟期:江戶中末期
    • 四、明治維新後武士道與商人道的融攝倫理
    • 五、結語:商人道與軍國主義之間
  • 第八章 結論
    • 一、在「發明」與「發現」之間的武士道
    • 二、在「修養」與「尚武」之間的武士道
    • 三、武士道研究的未來展望
  • 參考書目
  • 人名索引
  • 名詞索引
  • 誌謝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