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資治通鑑》資鑑法戒的敘事藝術

出版日期
2017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9427227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司馬光《資治通鑑》敘史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編撰於北宋積貧積弱、內憂外患,因變法而黨爭對立的時代中,其內容除了詳於政治、兵戎之事,以供當道者資鑑法戒之外,也蘊涵司馬光重視「中正」與「禮」的政治哲學、安養百姓的政治理念,以及在循環史觀中強調人事作為的思想。司馬光的文學觀念強調實用、反對虛辭藻飾,在「刪削冗長,舉撮機要」的撰史動機與宗旨下,《通鑑》全書行文簡潔、敘事簡要,而且風格如出一手。司馬光以卓越的史學成就,與司馬遷並稱「史學兩司馬」,《通鑑》亦如《史記》,不僅是史學巨著,也具有文學方面的價值。本論文參酌了當代敘事理論與中國傳統史家敘事的實際情形,以及諾思羅普.弗萊(Northrop Frye)的人物類型,王靖宇(John Ching-yu Wang)關於《左傳》之君臣分類,和司馬光文章、奏議中對於君臣才德之要求、分等,與福斯特(E. M. Forster)「扁形人物」、「圓形人物」的說法,藉以探討《通鑑》在資鑑法戒方面的敘事成就。在敘事視角上,司馬光善於運用編輯性全知、客觀戲劇式全知,以達成其敘史的褒貶、資鑑之目的,並巧用客觀戲劇式全知、人物視角與選擇性全知,以使敘事生動有趣。在君臣類型與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人君類型有「低模仿」、「諷刺型」、「高模仿」,與「從高模仿下降」的不同;人臣類型除了一如人君,另有「從諷刺型上升」者。在人物的塑造上,因為褒貶法戒之目的,人君多圓形人物,人臣則多扁平人物;其具體形象之塑造,有直接描述者,也有間接者,例如經由言談議論、動作行為、他人評論、表情勾勒和人物對襯,等等。書中比較生動的人物形象,則常見上述方式之綜合運用。
  • 第一章 緒 論
    •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第二節 研究現況
    •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篇章說明
  • 第二章 司馬光與《資治通鑑》的編撰
    • 第一節 司馬光及其時代
    • 第二節 馬光的政治思想與《資治通鑑》之編撰
    • 第三節 司馬光的文學觀與《資治通鑑》之行文敘事
    • 第四節 小 結
  • 第三章 視角與褒貶資鑑
    • 第一節 視角之意義與早期史書的視角運用
    • 第二節 《資治通鑑》之敘事視角
    • 第三節 小 結
  • 第四章 君臣類型與形象塑造
    • 第一節 君臣之類型
    • 第二節 人物形象的塑造
    • 第三節 小 結
  • 第五章 供給君臣法戒的情節模式
    • 第一節 供給人君資鑑的情節模式
    • 第二節 供給人臣法戒的情節模式
    • 第三節 小 結
  • 第六章 敘事時間與資鑑關係
    • 第一節 時距與資鑑
    • 第二節 時序與資鑑
    • 第三節 小 結
  • 第七章 結 論
  • 參考文獻
    • 一、古籍
    • 二、近人著作
    • 三、期刊論文
    • 四、學位論文
    • 五、敘事學
    • 六、其他
  • 附 錄
    • 附錄一:人君類型
    • 附錄二:《資治通鑑》之故事時間與敘述時間
    • 附錄三:《資治通鑑》倒敘用語統計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