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台灣婦女處境白皮書:2014年

出版日期
2014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8233942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女學會創會不久即出版《台灣婦女處境白皮書:1995年》,是台灣婦女運動第一次有系統的發聲,二十年後的今日,有二十位作者(連編者)為女學會成立二十周年再度出擊,推出《台灣婦女處境白皮書:2014年》,在這十二篇章中輪廓鮮明,每位作者提點的因應策略及揭示的衍生新的問題或新的困境,不一而足,然而,所有作者切入的方式均各有其特色,也扣連到其它篇章,彼此互通聲息、互相唱和,女性主義者又再一次聯手出擊,一起面對現狀及確立未來的方向和目標,集結我們女性及認同女性價值的能量,創造解放所有壓迫的有利條件!

名人推薦(依姓氏筆劃為序)

  尤美女(立法委員)
  王浩威(作家,精神科醫師)
  成令方(高雄醫學院性別所教授)
  李元貞(婦運推手,詩人)
  李安妮(台灣綜合研究院資深研究員兼副院長)
  吳嘉麗(台灣女科技人學會理事長)
  范 雲(台大社會系副教授,婦女新知基金會董事)
  黃長玲(台大政治系教授)
  黃鈴翔(婦權基金會副執行長)
  陳曼麗(主婦聯盟基金會董事長)
  楊巧玲(女學會理事長,高師大教育系教授)
  賴正哲(資深同志運動家)

  運動需要不斷向前的熱情與衝刺,也非常需要停下腳步,向後回望,檢視一路走來的戰果、挫折、策略,與歧見。

  二十年前,台灣有了第一本婦女處境白皮書。2014年的今天,讓我們再次結合學術與實踐,共同閱讀反思,這二十年來,性別真的主流化了嗎?──范 雲(台大社會系副教授,婦女新知基金會董事)

  婦運和性別研究圈內人集結成書,除了獻給長年來默默參與性別平等運動的伙伴;也期待關心台灣民主的朋友,展書翻閱時眼睛一亮,原來性別平等是民主的核心價值。

  這本書可以讓我們重新檢討過去的作法、策略與方向,為前進下一步作準備。眾姊妹兄弟準備好了嗎?──成令方(高雄醫學院性別所教授)

  女學會如今出版《台灣婦女處境白皮書:2014年》,以「差異」和「分歧」的觀察與批判,正提供了婦團「橫向政治」聯盟的「對話」基礎,婦運將會繼續大步前進。──李元貞(婦運推手,詩人)

  過去20年台灣婦女團體在婦女權益與性別平等議題上的努力,大致可區分成法案推動的前十年與性別主流化實踐的後十年,婦運策略的如此交互運用成效如何,需要全面檢視。本書提供了台灣在淺嚐國家女性主義藥方後的整體身心狀況,十分值得大眾仔細閱讀。──李安妮(台灣綜合研究院資深研究員兼副院長)

  女學會滿二十歲了!秉持著學術即運動、理論即實務的精神,來自不同領域的女性主義與性別研究學者,針對所鑽研的婦女議題,回顧過去的成果,檢視面臨的難題,對未來提出建言,也開啟對話空間,在在展現女學會的多元激盪與豐沛能量! ──楊巧玲(女學會理事長,高師大教育系教授)

  檢視台灣這二十年來在社會變遷中婦女的處境,自然是女學會當仁不讓的任務。───吳嘉麗(台灣女科技人學會理事長)
  • (序) 婦運的擴大與深化—從批判父權到面對多元平等交織的高牆/李元貞
  • (序)二十年後再續台灣婦女處境白皮書/吳嘉麗
  • (導論)有關女性的壓迫與歧視/陳瑤華
  • 台灣照顧福利的發展與困境:1990-2012 /王舒芸、王品
  • 還是不平等—婦運修法改造父權家庭的困境與未竟之業/陳昭如
  • 鑿洞取光或是拆除高牆?/楊婉瑩
  • 性別勞動平權的進步與檢討/張晉芬
  • 性別教育向前行?/游美惠
  • 性別與健康/王秀雲、盧孳豔、吳嘉苓
  • 性暴力法制的歷史交織:一個性別批判的觀點/王曉丹
  • 遷移的女性化:再生產危機與交織的壓迫/藍佩嘉
  • 性工作治理及其排除政治/陳美華
  • LGBT /畢恆達、潘柏翰、洪文龍
  • 無聲婦運:原住民族婦女關注議題與原運參與/謝若蘭、拉娃.布興
  • 後女性主義媒體文化的性別再現政治/楊芳枝、蕭蘋
  • (結論)落實打造新的性別文化/陳瑤華
  • 作者群簡介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