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壯哉三國:孫中山思想百年史觀

出版日期
2011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8725560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一百年前,國父孫中山先生胸懷世界大同心願,
以三民主義建立民國;
一百年後,當代國學大師馬叔禮遙想三國赤壁,對照國父百年史觀,
闡述中華民族仕人情懷中,那博愛與天下為公的治國道統。

本書簡介

  《壯哉三國──孫中山思想百年史觀》是馬叔禮老師繼《大哉孔子—解開易經千古之謎》後又一經典巨擘。本書除了重現當年赤壁群雄爭霸、風起雲湧的壯闊麗史;馬叔禮本人的大歷史觀,也與國父當年建立民國的百年史觀相互映照,形成三大歷史思想格局對照成趣的人文況味。

●三國演義中的文學肌理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三國英雄們的傳奇,總被後人傳唱不已。英雄不死,只是逐漸凋零。馬叔禮老師深入孤獨英雄的內心,從《短歌行》讀出奸雄曹操對其他英雄有城府之外的相惜情懷。

除了以詩歌破譯英雄性格,馬老師更從心理層面立體剖析諸雄,曹操雄謀大略然而缺德;劉備得人心所以得天下;孔明澹泊明志寧靜致遠,卻能為君主鞠躬盡瘁至死方休;關公義薄雲天光明磊落,這是梟雄賢主都拜倒他的原因。深入三國,貼近英雄,馬老師對三國諸雄的風骨,有其獨到的人物品評。

●中華民族的大歷史觀

馬老師妙語生花帶領讀者進入中國浩瀚文化,中國的《易經》與《本草綱目》都在講人體小宇宙的原理,《易經》說乾坤是陰陽變化的起始,《本草綱目》告訴我們陰陽不調人體才會生病。中國人政教不會衝突的原因是什麼?因為儒家思想不是宗教,中國人遵從的是仁義禮智。而且掌管中國政治的主要是仕人,仕人文化是「先天下之憂而憂」,以德服人,以文教民,不若西洋以海盜方式擴張國土。

●中國崛起的祕辛
 
中國文明得以不死的秘密是甚麼?除了大河文化本身賦有源遠流長特性,中國人的文字與著述功力,是中國文明得以死而復活,擁有金剛不壞之身的真正原因。各路種族在中國這塊秋海棠上,非但不狹路相逢,反而絕處逢生,混種交織出更美妙的文化與歷史。分合合分的歷史大拼圖,只有中國可以辦到。日久他族成漢族,這就是中國文明的魅力。

後半部是馬老師對於君臣之道的獨到哲思,人臣必須懂得功成名遂而後身退;人主則是以成敗論英雄,但也得接受坐擁江山後的是非評論,這就是中國人以德論人的道統。

●孫中山先生的百年史觀
  
國父革命十一次,支撐國父繼續救國救民的理想是甚麼?馬叔禮老師聲如洪鐘的敲醒讀者,是孔子思想的〈禮運大同篇〉啟發了國父!國父說治國的人要有信仰,而這個信仰就是三民主義,建立讓中國人——人人有權有飯吃的「民國」!國父不講社會主義也不講資本主義,他要的是能達成〈禮運大同篇〉中核心理念「博愛」與「天下為公」的三民主義!馬老師敢言而論之:達爾文的進化論輸給了人類互助的世界大同論!
  • 【推薦序】壯哉三國讀法小識 師範大學教授 楊昌年
  • 【作者序】 自序
  • 前言
  • 第一章 遙想詩歌中的三國人物
    • 亂世中的英雄哲學
    • 傲骨耐寒的梅花
    • 一較榮辱,世事如棋
    • 孤獨的英雄―曹操
    • 得天下而失人心的慨歎
    • 劉備臨終託孤孔明
    • 老臣之心―鞠躬盡瘁
    • 東坡遙祭周瑜
    • 孔明借東風,智取曹操
    • 儒者劉備的仁義之心
    • 懂得害怕的勇者氣度
    • 亂世奸雄的詩人之心
    • 關公風采其一:光明磊落
    • 關公風采其二:義薄雲天
    • 孔明百年大計―三分天下
    • 劉備三顧茅廬
    • 赤壁之戰,群雄崛起
    • 孔明的英雄遺恨
    • 孔明人格如松柏長青
    • 北伐大志未竟卻身先死
  • 第二章 中華文明的大歷史觀
    • 易經中陰陽變化的法則
    • 天地乾坤的簡易之道
    • 敬天祭祖的中國政治
    • 儒家的仕人治國文化
    • 偃武修文的中國皇帝
  • 第三章 中國崛起的祕辛
    • 方塊字的祕密
    • 中國長久之因―孔孟道統
    • 異族入侵而不亡―中國野史經驗
    • 滿清入關,恩威並濟
    • 以德服人的治國理念
    • 治國長遠之道―才學決定眼界
    • 少年得志大不幸
    • 功成身退而名揚千古的人臣哲學
    • 漂亮退場:郭子儀與李光耀
    • 論歷史人物之成敗
    • 成王敗寇關鍵:天時、地利、人和
    • 三達德論孔子與國父
    • 當政治人物的條件:德、才、學
    • 生命中三種是非境界
    • 最高人生境界―超越是非
    • 亙古明燈孔夫子
    • 君子之德需時間驗證
  • 第四章 國父孫中山的百年史觀
    • 高瞻遠矚的國父
    • 國父的治國信仰―三民主義
    • 人類經濟需要均富
    • 讓人民擁有土地平等權
    • 國父心物合一的宇宙觀
    • 人類互助實踐大同境界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