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簡媜序:
……
如果允許我用「內部移民」籠統地涵蓋六○、七○年代以降,大量自尚屬窮鄉僻壤的各縣市湧入台北城的那群青春尋夢者,我或能解釋為何閱讀悔之的這本散文,別有一股深沉的感動。在城鄉差距宛若天壤的年代,那批生命力正值旺盛的尋夢者,在就業或就學的驅動下,毅然從舊式農業社會闖入現代商城,已然取得政經、文化霸權的台北,無疑是一批批飛蛾尋覓的光源。──來自社會底層的這群尋夢者,顯然缺乏資源作更遙遠的喬遷。
農業社會的遺痕與工商社會的烙印,使他們不自覺地擁有兩種心靈;一方面愈來愈像道地的市民在這座盆地裏成家立業;另一方面微妙地保持與原屬鄉園的連繫,他們慣於自稱桃園人、花蓮人、屏東人……,有時指稱家族老宅仍在原地,以加強自己仍未截斷與原屬鄉園的關係。從每年農曆春節時期,台北份外空蕩的景象可見一斑。
激變的八○年代或許是一個轉捩的關鍵,本土意識與席捲全島的經濟運動使長期被忽視的各縣市戲劇性地擁有豐厚資源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在目睹愈來愈惡質化的行政台北或都會台北或環境台北,這群已屆壯年的尋夢者之中不乏尋覓回流可能性的,他們逐漸放棄「台北=全島」的思考模式,透過各種層面的積極介入,更緊密的接續與原屬區域的關係,而這可能是另一次內部遷徙的開始。相較於早期那一波由懵懂無知的尋夢者所構成的內部移民潮,甚至更大膽地將它擺置在台灣墾拓史上來看,現在已經陸續成形的這一波遷徙,將會帶來何種變化,值得觀察。
我願意從這個背景來看悔之的這本散文,因為全書之中有一條隱形的思想動線貫穿前二卷,終於在第三卷躍然而出,或激昂、或傷懷、或絕望,從原屬的桃園台地至台北盆地而輻射全島,「濱海的安那其們」無疑是本書的壓軸,也是新生代擁有「兩種心靈」的許悔之針對現代社會之怪狀異象所作的省察記錄。
……
從「太陽還沒照到的地方」與「關於靈長類,及其他」二卷,不難窺見一個敏銳多思的詩人如何通過童騃年代、早熟憂鬱的少年歲月而儲備了文學的能量;又如何於生命真諦的苦思與現實實況的參與中鍛鍊出自己的風格。
(註:本書原紙本書初版日期為一九九三年九月一日麥田出版)
……
如果允許我用「內部移民」籠統地涵蓋六○、七○年代以降,大量自尚屬窮鄉僻壤的各縣市湧入台北城的那群青春尋夢者,我或能解釋為何閱讀悔之的這本散文,別有一股深沉的感動。在城鄉差距宛若天壤的年代,那批生命力正值旺盛的尋夢者,在就業或就學的驅動下,毅然從舊式農業社會闖入現代商城,已然取得政經、文化霸權的台北,無疑是一批批飛蛾尋覓的光源。──來自社會底層的這群尋夢者,顯然缺乏資源作更遙遠的喬遷。
農業社會的遺痕與工商社會的烙印,使他們不自覺地擁有兩種心靈;一方面愈來愈像道地的市民在這座盆地裏成家立業;另一方面微妙地保持與原屬鄉園的連繫,他們慣於自稱桃園人、花蓮人、屏東人……,有時指稱家族老宅仍在原地,以加強自己仍未截斷與原屬鄉園的關係。從每年農曆春節時期,台北份外空蕩的景象可見一斑。
激變的八○年代或許是一個轉捩的關鍵,本土意識與席捲全島的經濟運動使長期被忽視的各縣市戲劇性地擁有豐厚資源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在目睹愈來愈惡質化的行政台北或都會台北或環境台北,這群已屆壯年的尋夢者之中不乏尋覓回流可能性的,他們逐漸放棄「台北=全島」的思考模式,透過各種層面的積極介入,更緊密的接續與原屬區域的關係,而這可能是另一次內部遷徙的開始。相較於早期那一波由懵懂無知的尋夢者所構成的內部移民潮,甚至更大膽地將它擺置在台灣墾拓史上來看,現在已經陸續成形的這一波遷徙,將會帶來何種變化,值得觀察。
我願意從這個背景來看悔之的這本散文,因為全書之中有一條隱形的思想動線貫穿前二卷,終於在第三卷躍然而出,或激昂、或傷懷、或絕望,從原屬的桃園台地至台北盆地而輻射全島,「濱海的安那其們」無疑是本書的壓軸,也是新生代擁有「兩種心靈」的許悔之針對現代社會之怪狀異象所作的省察記錄。
……
從「太陽還沒照到的地方」與「關於靈長類,及其他」二卷,不難窺見一個敏銳多思的詩人如何通過童騃年代、早熟憂鬱的少年歲月而儲備了文學的能量;又如何於生命真諦的苦思與現實實況的參與中鍛鍊出自己的風格。
(註:本書原紙本書初版日期為一九九三年九月一日麥田出版)
-
COVER
-
皮相之外 ──序悔之散文集(眼耳鼻舌) 簡媜
-
卷一 太陽還沒照到的地方
-
那猥褻的心靈
-
太陽還沒照到的地方
-
毒龍與布施
-
悲欣交集
-
無聊有趣
-
黑盒子之旅
-
等待茉莉花開時
-
你不知道我是誰
-
冷血
-
軍旅記事
-
太近會引起暈眩
-
海明威午后
-
亦如電
-
歷史中被謀殺的愛情
-
久久不能呼吸
-
在跛者視野內慢行
-
-
卷二 關於靈長類,及其他
-
悲憐瘋狂藝術家
-
夜剛用一種姿勢翻過身去
-
諸如,水邊的阿第麗娜……
-
水果滋味
-
花事
-
城市魅影
-
關於靈長類,及其他
-
-
卷三 濱海的安那其們
-
林家花園前的白頭翁
-
楓痴
-
憂鬱桃園台地
-
褪色的A片
-
濱海的安那其們
-
廢棄的空營區
-
都市那一段發痛的盲腸
-
誰來祭拜「好兄弟」
-
莊嚴美好
-
下雨的午夜場
-
親愛的浮士德先生們
-
買菸少年兄
-
走一遭黃昏市場
-
衝鋒飛車隊已經占領台灣
-
中山北路行七擺
-
穿過欲望的窄巷
-
火車蹦蹦,駛過半個台灣
-
我們連一座「監獄」都不肯給他!
-
在核子面前,我們如火成灰
-
絕望廣場
-
-
版權頁
-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