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肉身

出版日期
1993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4712771029833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寫詩人之嘵嘵,終將結束。

許悔之說:
一本詩集的體例,就像一首詩的完成,總是充滿了跋涉和未知。規畫與修訂是必然的,那些創作者自以為是的苦心孤詣卻往往映襯了詩之永遠不能完成。
這首〈不忍〉即是例證。在出版社已將《肉身》的編輯主體完稿底定,就差最後的核正便告終結之際,卻面臨了要再放入一首詩的情境。一首詩對於讀者有何等程度的差異呢?一首詩的完成或一本詩集體例的確定能改變些什麼呢?
一九八○年二月廿八日,發生了令人驚悚痛切的林宅血案。那時,我是一所私立中學初中部的學生,記得可能是在當週的學生週記裏,我以愚騃的筆調樸實的文句記述那種巨大的恐怖,我的國文老師在我的週記上面寫下他的導師評語,大略是:此事令人心痛,警方應可將兇手繩之以法,云云。過了一段時日,我才知道,我的導師原來是林義雄的姻親。
十三年後,這首詩才寫出來。
在一個午后,我原本開車想去辦某件事,一條蚯蚓在大地翻土的意象卻圍繞不去,我匆匆倒轉方向,回家,寫下第一句,除了極少數字詞的更動,詩很快地完成。

長久以來,每隔一段時間,總不免暗暗揣度,當年我的老師是在什麼心境中寫下他的評語?他的心裏究竟在想些什麼?就像長年以來,我在報端追索林義雄的痕跡──髣髴覺得自己是一個躲在暗處的罪者。
因其不忍,終於成詩,詩之能夠完成卻是因著集體默許了殘忍,如是觀之,詩又何必夸夸於完成?
安魂曲不是為逝者而譜,當然是,替生者寫的告解辭。
一九九三年三月廿二日

(註:本書原紙本書初版日期為一九九三年四月十日皇冠出版)
  • COVER
    • 【開卷】許悔之/世界的雙臂
    • 【序】吳潛誠/詩篇是身心介入的延伸
    • 卷一【情色注】:加冕異教徒
      • 逃出弗洛依德
      • 禁絕之後
      • 加冕異教徒
      • 預言消失
      • 一切沉淪
      • 秋天在台北
      • 恐懼吞噬心靈
      • 午夜悶雷
      • 子夜歌
    • 卷二【絕望補】:千分之一秒的流星雨
      • 當記憶勃起
      • 幻覺
      • 絕望嘉年華
      • 蛀蝕
      • 沉淵盡頭
      • 千分之一秒的流星雨
    • 卷三【諸神錄】:趙公明未悟
      • 哪吒讀封神
      • 趙公明未悟
      • 楊戩本事
      • 土行孫旁白
      • 申公豹之辯
    • 卷四【無言章】:在沉默後面
      • 靈感
      • 語言
      • 空間
      • 頹廢的浪漫主義者
      • 在沉默後面
    • 卷五【政治篇】:當蚊子飛入米羅的畫裏
      • 當蚊子飛入米羅的畫裏
      • 一九六六
      • 狂人
      • 關於螞蟻的笑話
      • 和夢和時間賽跑的人
      • 孩子們
      • 南美洲午后
    • 卷六【逃亡記】:擱淺的鯨魚
      • 我們神秘的悲傷
      • 擱淺的鯨魚
      • 迷路的鯨魚
      • 一九七六,中元普渡
      • 肉身
    • 【遲到的詩】
      • 不忍──詩致林義雄
      • 告解辭
    • 版權頁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