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走向嵇康:從情之有無到氣通內外

出版日期
2015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3500841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連結「情」與「氣」的前後呼應,提出「走向嵇康」的進路,揭示嵇康在會通魏晉玄學史與文化史上的關鍵角色,豁顯再造嵇康為魏晉新道家的另一座高峰。
  玄學界長期置身於湯用彤以宇宙論及本體論來界分漢代思想與魏晉玄學的典範論述,因此向來視魏晉氣論為漢儒舊思維的殘留,而未能給予應有的重視,有鑒於此,本書一則依據情之有無的論題,重探何晏、王弼與郭象的玄學軌跡,二則嘗試與當代氣論接軌,探源於《莊子》,開啟「氣」的視域,從嵇康〈聲無哀樂論〉出發,向〈琴賦〉(音樂)、〈明膽論〉(才性)、〈宅論〉(養生〉三個面向予以延伸落實。
  本書透過「情」與「氣」的前呼後應,共同攜手來突破向來以本體論為宗之魏晉玄學的框限,提出「走向嵇康」的進路,有效地連結玄學與魏晉感文化、才性論的關係,並使形式化的玄學從走向生活化的玄學,深盼這一趟開之以「情」又繼之以「氣」的探索之路,得以重塑嵇康在魏晉玄學史上的角色,進而與向來蔚為主流的有無之論,共同勾勒出更為完整的玄學史圖像,由是思想史上的氣論,亦終於能在此承先啟後,成為足以血脈一貫的學術風潮。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