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怕輻射,不如先補腦

出版日期
2016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1365732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輻射好可怕?關鍵是「劑量」
一次搞懂手機、X光、微波爐、基地台、電視、核電廠的輻射真相

以醫學影像及放射科專業,破解與輻射相關的科學謠言。
本書以輕鬆有趣的方式講述有關輻射與放射線的基本知識,各篇均輔以幽默插圖和清晰易懂圖表,讓讀者對日常生活中與輻射相關的事物能有正確的認識,並能因了解真相而得以安心。

你必須知道的生活輻射知識--
◎只要是插電或裝電池的東西都有輻射?
◎微波爐加熱的食物吃了容易致癌?
◎用手機上網的人容易腦殘?
◎什麼是「游離輻射」和「非游離輻射」?
◎我家門口有高壓電怎麼辦?
◎照X光一定要穿鉛衣嗎?
◎輻射劑量可以「吃」嗎?
◎磁振造影是用核能做檢查?
◎溫泉也有放射性?
◎機場的X光檢測機會導致不孕?
◎福島核災後,日本進口食品到底能不能吃?

輻射猶如雙刃刀,在醫療診斷及治療上,對人類有無可取代、極大的貢獻,但在取用其好處之餘,也不免要承受可能帶來的副作用。此外,在生活環境中也免不了受到微量輻射的可能。為減少不必要的恐慌,對輻射知識的了解與推廣極其必要,作者彥朋是我長庚大學的學生,他以生活化的語法來說明與介紹輻射的正確觀念,相信可讓讀者在極短的閱讀時間內吸收到正確的資訊。~洪志宏 長庚醫院副院長

這是一本深入淺出、很容易閱讀的書籍,作者以詼諧輕鬆的文字,在兩百多頁的篇幅中,將大家在生活中的各種輻射憂慮包括醫用輻射、電磁波、紫外線和天然輻射等一次掃盲成功。~萬永亮 長庚大學教授、醫學影像暨放射科學系主任兼所長

居禮夫人說:「生活中沒有什麼可怕的東西,只有需要理解的東西。」輻射在醫學、通訊等當代科技中被廣泛應用,已是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卻又總是對應著從未消弭的謠言與誤解。作者以學理基礎為本,盤點並解釋各類常見的輻射疑慮。期望本書的推廣與傳播,能拉近人們對輻射科學的資訊落差,進而成為輻射議題溝通的關鍵前提。
~廖英凱 泛科學網站專欄作者
  • 序言 我是醫學物理師
  • Part I 要防輻射,先補腦!
    • 01 我書讀得不多,你不要騙我說這個沒輻射。
      • 什麼是輻射?
      • 非游離輻射沒有劑量問題
    • 02 輻射劑量是什麼?可以吃嗎?
      • 關鍵在「劑量」
      • 從有效劑量推算罹癌風險
    • 03 輻射到底有多可怕?
      • 「閾值劑量」決定必死門檻
    • 04 輻射劑量「超標」就會死?
      • 「 超標」的迷思
    • 05 什麼是「線性假說」?
      • 放射線怎樣致癌?
      • 累積劑量低於100毫西弗大可放心
  • Part II X 光、磁振造影,免驚!
    • 06 醫師怎麼決定要不要做放射線診療?
      • 放射線檢查不是萬靈丹
      • 有病治病、無病健檢?
    • 07 我一年可以照幾次X 光?
      • 輻射防護的最高指導原則
      • 臨床上並不存在「劑量限制」
    • 08 孕婦可以做放射性檢查嗎?
      • 十日守則
      • 懷孕被曝後可能會有的四種危險
    • 09 他只是個孩子啊!可以做放射性檢查嗎?
      • 恐懼總是來自無知
      • 只要低劑量,並無顯著危害
      • 關鍵始終在於劑量
    • 10 醫院的移動式X 光機會殺人?
      • 移動式X 光機的效果有限
    • 11 健檢的輻射劑量等於原子彈爆炸?
      • 原子彈的原理和影響
      • 別把無知當良知
    • 12 「核磁共振」是用核能做檢查嗎?
      • 磁振造影使用的波段屬於無線電波
      • 沒有劑量問題,只怕煮熟……
    • 13 照X 光為什麼不給我穿鉛衣?
      • 多餘的輻射防護可能會增加曝露劑量
    • 14 放療?化療?傻傻分不清
      • 唯有早期發現,才能提高存活率
    • 15 醫美用的脈衝光也是輻射?
      • 只要是可見光,就沒有致癌疑慮
  • Part III 輻射來了,快逃啊!
    • 16 吃香蕉會致癌?什麼是天然輻射?
      • 萬物皆有輻射
      • 輻射的害處與天不天然無關
    • 17 手機電磁波是2B 級致癌因子?
      • 科學不能信口開河
    • 18 微波爐煮過的東西有沒有輻射殘留?
      • 微波爐是直接從食物內部加熱的
      • 食品本身健不健康更重要
    • 19 溫泉居然也有放射性!
      • 低劑量輻射可啟動激效反應
      • 放射性溫泉主要是鐳和氡溫泉
      • 對低劑量放射線不用太過恐懼
    • 20 高壓電恐致癌?
      • 環保應該是一種基於科學的行為
    • 21 福島核災後,日本的食物還能吃嗎?
      • 先了解事情本質,才不會陷入恐慌
      • 所有放射性物質都會衰減
    • 22 機場檢查行李的X 光機會讓我不孕嗎?
      • X 光行李檢查是很安全的手續
      • 輻射劑量最高其實是在起飛後
    • 23 晒日光浴要烤到多熟比較好?
      • 日光浴存在紫外線曝露風險
      • 一天晒十五分鐘即可
    • 24 從小住在輻射屋,長大就會成為變種人?
      • 住在輻射屋的人並不會放出輻射線
      • 知識,才是真正的防護罩
    • 25 核廢料放我家真的沒有問題嗎?
  • 後記 科學是指引我們前進的燈
  • 參考資料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