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旨在探討抗戰時期中央與地方財政問題。全書計六章,分由戰時財政政策、戰時中央財政,戰時地方財政,以及中央財政與地方財政的關係等方面,探討戰時財稅體系運作的功過得失,並經由財政史角度,分析抗戰時期中央與地方的關係,冀能填補過去學界有關抗戰史研究部分空白。
- 自序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抗戰時期的財政政策
-
第一節 戰前重要財政措施
-
第二節 戰時財政決策機構
-
第三節 戰時重要財政政策
-
第四節 重要財政政策形成經緯─以田賦徵實、專賣與鹽業政策為例
-
第五節 戰時財政政策的矛盾性
-
第六節 小結
-
-
第三章 抗戰時期的中央財政
-
第一節 稅務組織
-
第二節 稅收系統及其運作
-
第三節 物資統制與財政收入
-
第四節 戰時稅收評估
-
第五節 小結
-
-
第四章 抗戰時期的地方財政
-
第一節 戰時地方財政概況
-
第二節 戰區稅收與戰時地方財政
-
第三節 由「官商」角度觀察戰時地方財政
-
第四節 戰時地方稅收的弊端
-
第五節 影響戰時地方稅收的結構性因素
-
第六節 小結
-
-
第五章 中央財政與地方財政的關係
-
第一節 中央與地方財政收支劃分
-
第二節「財政中央化」
-
第三節 貧枯的地方財政
-
第四節「財政中央化」下的地方勢力
-
第五節 小結
-
- 第六章 結論
- 書後題記
- 徵引書目
- 索引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 DOI : 10.978.95702/69024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