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刺殺蔣介石:美國與蔣政權鬥爭史

作者
出版日期
2015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1364308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我們只有戰,才有生路;不戰,只有死路一條。與其死在臺灣,不如死在大陸;與其被美國人出賣而死,不如戰死在戰場!~一九六一年十月蔣介石演講摘錄
刺殺蔣介石,不是聳動的政治耳語謠言,也不是塵封的歷史突發事件,是美國、蔣政權與中共三方政治角力的縮影,也是冷戰期間亞洲國家的典型處境:1963年越南總統吳廷琰遭政變軍處決、1960年韓國總統李承晚被迫宣布下台、1965年印尼流血政變蘇卡諾總統被迫下台、1979年韓國總統朴正熙慘死血泊、1986年大選險勝菲律賓總統馬可仕流亡美國。
本書作者王丰查找翻閱歷史檔案資料,重建自中國八年抗戰以來的政治鬥爭局勢,帶領讀者重臨當年險惡的政治環境,理解一代政治、軍事強人蔣介石的暮年心境。書中揭露藍鯨計畫、孫立人政變、葉公超遭貶、劉自然案與國光計畫中,不為人知的政治暗潮與角力;講述董顯光、戴笠、孔祥熙、宋子文、葉公超等民國人物與蔣介石的交誼與反目;調查民國至臺灣以降的核武發展史,描述蔣介石及其政權如何建立核能的學術與軍需體系,卻在和美國的媒體戰與特務情報戰中,遭遇一次次的背叛,最後功虧一簣,而反攻大陸、重回中國的想望彷彿就像一場黃粱夢。歷史的真實與虛妄,人物的起伏喜與悲喜,在作者靈活筆下一一重現眼前。
隨著作者的書寫,本書將一一解開:
二戰飛機墳場「駝峰航線」,為何一次次發生莫名空難?「亞洲最神秘的人物」軍統局局長戴笠為何拜辦報家董顯光為師?蔣介石軟禁孫立人三十三年,一代名將是叛?還是忠?是誰的密報,讓外交家葉公超一夕遭貶?美國大兵槍殺臺灣人的五二四事件,輿論背後有怎樣的美蔣角力?當美國欲出借核彈讓蔣介石對抗中共,蔣是否接受?俞大維、吳大猷為蔣打造的核武之路,相關人才後來四散何方?新竹計畫、桃園計畫到張義憲叛逃,臺灣核武發展為何一直受美府阻擾?
「美蔣合作打從一開始,就存在著極為微妙的矛盾與衝突點。雙方始終處於一種既聯合又鬥爭的互不信任長相猜忌的『同床異夢』關係。除了怕蔣介石『反攻大陸』,觸動世界大戰的引信,另一個重要的癥結點在於美國對臺灣的領土野心,這是頂重要的一點。」--王丰
  • 自序
  • 第一章  殺蔣陰謀的第一步:藍鯨行動之謎
  • 第二章  殺蔣陰謀的第二步:臺灣政變之謎
  • 第三章  孫立人政變:美蔣特務戰開打
  • 第四章  五二四事件:蔣經國遭毆辱種前因
  • 第五章  五二四事件:美國伸黑手
  • 第六章  屠牛士計畫:美借刀殺人核攻擊大陸
  • 第七章  國光計畫:反攻大陸激化美蔣矛盾
  • 第八章  三十載強國夢:核武之夢
  • 第九章  三十載強國夢:核武與強軍之夢
  • 第十章  秘研核彈:美諜滲透上校叛國
  • 第十一章  殺蔣陰謀的尾聲:回不了南京的藍鯨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