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看見,臺灣電影之光

出版日期
2015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4490233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看國片,曾是阿公阿媽爸爸媽媽最喜歡的娛樂活動,你能想像他們也曾跟著大銀幕上的主角一起哭、一起笑,也曾像現在的追星族如癡如狂跟隨大明星的場面嗎?    曾幾何時,臺灣電影由顛峰走向衰退,長達30年的低迷後,侯孝賢、楊德昌、蔡明亮、李安,紛紛獲得國際知名影展大獎肯定,為臺灣電影在國際影壇上取得一席之地,而且仍在發光發熱……
  • 【總序】臺灣的符號 ◎柯華葳
  • 【自序】臺灣電影的探索與瑰麗 ◎蔡明燁
  • 臺灣電影大世紀
  • PART1 《光陰的故事》─點燃臺灣新電影烽火
    • 電影1980
    • 被束縛的年代
    • 臺灣新電影躍起的關鍵十年
    • 英雄造時勢
      • 侯孝賢─用光影和聲音誠實探索臺灣歷史
      • 楊德昌─用畫面傳達犀利的社會洞察與反諷
      • 蔡明亮─以前衛風格解剖現代都會的孤獨
      • 李安─敘事說情打破藝術與票房的藩籬
  • PART2《海角七號》─掀起臺灣電影界文藝復興
    • 專業影評vs.娛樂至死
    • 沒有電影工業,卻有影展工業
    • 新世紀後新導演跨界無障礙
    • 找回片商的信心
    • 經費短缺下的口碑奇蹟
    • 記錄生命的軌跡─紀錄片異軍突起
  • PART3 兩岸三地電影─交流頻繁、結果累累
    • 文革後的中國電影浴火重生
    • 票房壓力扼殺香港新浪潮
    • 天安門事件後,中國電影導演「地下化」
    • 兩岸三地交流日趨頻繁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