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先秦文本及思想之形成、發展與轉化(上)

出版日期
2013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0390322_1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先秦是中國思想史上的黃金時期,更為後世思潮創發的活水源頭本書對於此一時代思想內容的相互激盪與融合,有深入的探析與解說
  戰國乃古今一大變革之會,王官失守,道術為天下裂,形成諸子百家爭鳴的局面。在「王官學」逐步散為「百家言」的大時代裡,學術有了重大發展:儒家經典漸次形成,對於經典的解釋與講授形成了不同的文本和學派;諸子典籍逐漸寫定,多元並陳的學術思想與處士橫議的遊說之風相互輝映,形成獨特的語言面貌。諸子學說,不僅在思想內容上相互激盪與融合,同時在文本著作的形制上也相互影響,進一步形成各類解釋的類型。本書收錄之二十八篇文章,是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系「先秦文本及思想之形成、發展與轉化計畫」的一部分成果。內容涉及「先秦儒家文本及思想之形成發展與轉化」、「先秦道家文本及思想之形成發展與轉化」、「先秦儒道思想之互動與對話」三大主題,透過解析諸子思想激盪融合後的文本傳抄現象,引領讀者重新思索先秦思想史之全貌。
  • 主編序 周鳳五
    • 壹、〈競建內之〉與《尚書》說之互證 李偉泰
    • 貳、戰國楚簡中的「曲禮」論述 葉國良
    • 參、論《易經》非占筮紀錄 鄭吉雄
    • 肆、先秦傳本/簡本敘事舉隅—以「三郤之亡」為例 李隆獻
    • 伍、戰國簡〈寶訓〉通解—兼談其在中國經學史上「道統說」建立之重要性 黃人二
    • 陸、出土簡帛對文獻考據方法的啟示(之一)—反思三種考據方法的推論前提 劉笑敢
    • 柒、劉向歆父子整理古書之別初探 李銳
    • 捌、從《天中記》論中國古代類書之知識性質 趙飛鵬
    • 玖、黃老與老子 陳麗桂
    • 拾、上博楚簡〈凡物流形〉的文本結構與思想特徵 曹峰
    • 拾壹、儒家八派與戰國儒學 郭沂
    • 拾貳、上博楚簡〈凡物流形〉之整體結構 淺野裕一
    • 拾參、可得而聞—孔門的道論 勞悅強
    • 拾肆、戰國秦漢《老子》養生思想的發展—從簡本《老子》到《老子指歸》 羅因
    • 拾伍、王弼《老子注》中「有無」之詮釋模式 丁亮
    • 拾陸、「逝者」的意象—孟子、荀子思想中的流水、雲雨隱喻 伍振勳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