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建築的理由有很多,從最基本的「房屋不能漏水」到「台灣建築未來是什麼」,都是非常好的理由。無論是冠冕堂皇的理由,或是具體務實的理由,他構成建築專業的全部。建築師不斷的對人事與涵構提出問題,開出藥方,這個試煉與答問的機制,定義每個時代建築專業的綱要和細目。然而,不知何時開始,這種持續答問反覆定義的專業機制,逐漸演變成「有答無問」,或是「答問無關」的狀態,甚至更多的時候,答問已然完全停擺……
-
搜詢篇
-
序
-
CH1 兩個世紀初的視野── 城市、圍牆、樂園與古典
-
CH2 土地的想像與真實
-
CH3 都市鄉愁── 回不去的它鄉之地
-
CH4 停車暫借問
-
CH5 臺北公園的古典
-
CH6 分享各自有的創造共同有的
-
CH7 臺北東京都會生活的當代內容
-
CH8 知識導向的設計
-
CH9 青春不老農村傳奇不滅
-
-
答問篇
-
CH10 日月清明
-
CH11 詩意的機會主義者:雷姆‧庫哈斯
-
CH12 「應許之地」與「行銷未來」
-
CH13 重新瞄準
-
CH14 專業與土地
-
CH15 論李察‧羅傑斯
-
CH16 論 Anderson and Anderson
-
CH17 建築的故事
-
CH18 視野與訊息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 DOI : 10.978.9865982/386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