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中國抗日戰爭不僅是一場軍事上的較量,同時也是一場經濟戰,中國抗戰最大難關也在經濟。中國抗戰能否堅持,也關係到美國的利益。為幫助中國解決經濟困難,美國採取了各種辦法,例如提供借款,開展易貨貿易,成立平準基金穩定法幣匯率,提出穩定物價的建議,幫助中國進行戰時生產,共同修築國際交通線運輸物資等等。中國和美國如何共同努力,如何開展經濟對話與合作,有哪些分歧與矛盾,對中國經濟產生過什麼影響,這些都是本書深入研究的課題。
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歷史系副教授。因家學淵源而習史,秉承民國史研究大家楊天石之學風,主要從事中國近現代外交、政治、經濟、教育和留學等方面的研究。曾為史丹佛大學、臺灣政治大學、臺灣輔仁大學、香港大學訪問學者。著有《美援為何無效——戰時中國經濟危機與中美應對之策》、《中國清代教育史》、《民國》等獨著及合著六部,發表論文數十篇。
-
緒論
-
一、研究發展進程
-
二、研究側重與主要觀點
-
三、存在問題
-
-
第一章 中美兩國對中國戰時經濟的關注
-
第一節 中國戰時經濟狀況
-
第二節 美國援華政策背後的經濟因素
-
第三節 中美共同商討中國戰時經濟問題
-
-
第二章 戰時中美易貨償債貿易
-
第一節 中美易貨貿易的緣起
-
第二節 中美易貨貿易的組織和管理
-
第三節 中美易貨貿易概況和特點
-
第四節 中美易貨貿易的影響
-
-
第三章 平準基金與維持法幣匯率
-
第一節 抗戰發生前後中國的金融外匯政策和平準基金的成立
-
第二節 太平洋戰爭爆發前中美英平準基金的運作
-
第三節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平準基金會的工作
-
第四節 平準基金運作的實際效果和影響
-
-
第四章 5億美元貸款與穩定戰時物價
-
第一節 對美國5億美元財政貸款使用的討論
-
第二節 5億美元貸款與戰時中國黃金政策
-
第三節 5億美元貸款與戰時中國公債政策
-
第四節 本章結語
-
-
第五章 美國顧問團與增進戰時生產
-
第一節 美援的新方式——戰時生產顧問團援華
-
第二節 美國戰時生產顧問團的在華工作
-
第三節 中美戰時生產合作——中國戰時生產局和戰時生產
-
第四節 本章結語
-
-
第六章 美國對華經濟援助與中國戰時經濟的關係
-
第一節 美援的意義和影響
-
第二節 美國對華借款的優惠性
-
第三節 戰時中美經濟合作中的矛盾
-
第四節 中美對戰後經濟合作的共同關注
-
第五節 美援與中國戰時經濟對策的侷限性
-
- 第七章 結論
- 參考文獻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