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不是孩子不優秀,是父母管太多!:不追求完美,是最好的教養技巧!
- 引言 不寵愛才能教出好孩子
-
第1章 父母管教沒彈性,孩子就會發動戰爭
-
01用規則教孩子,要有堅持也有彈性
-
給孩子選擇權,他比較不會出現反抗行為
-
與孩子明訂「可討論」和「不可討論」的規則
-
不要對孩子用「……好嗎?」的請求語氣
-
要以堅定有力的「權威的語氣」對孩子下指令
-
-
02 分辨戰爭類型,才會有效果
-
搬出規則前,先自問「這件事有多重要」
-
-
03 孩子無理取鬧時,別輕易讓步
-
孩子鬧脾氣與守不守規矩無關
-
說了「不」之後,就絕對不讓步
-
-
04 如何神回應孩子的「為什麼?」
-
孩子要的是一個解釋?還是改變你的心意?
-
拿孩子的問題反問他
-
-
05語帶感激的指示,能把對抗變成合作
-
孩子刻意反抗時,要態度堅定的執行規則
-
堅持最重要的規則,就不怕孩子挑戰權威
-
-
-
第2章 父母想法轉個彎,孩子的「壞」習慣就會變「好」
-
06把賣場危機變成生活趣味
-
把購物的過程變得有趣味,孩子就不會吵鬧
-
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可消除他排隊結帳時的不耐煩
-
避免孩子在賣場上演出醜劇碼的方法
-
-
07 使電視的功能多樣化
-
透過電視節目,向孩子傳達正面價值觀
-
與孩子明訂看電視規則,並徹底執行
-
-
08別讓孩子的童年只剩網路世界
-
別把電腦放在孩子房間,並做好網路安全把關
-
拿出絕對的權威,限制孩子使用電腦
-
-
09讓做家事變成一件有價值的工作
-
讓孩子因為做家事,而產生強烈的被需要感
-
要經常感謝孩子的「重要」貢獻
-
-
10練習貫徹規則,但不強迫
-
別心軟的對孩子說:「就只這一次」
-
不要「今天說可以,明天說不行」
-
-
-
第3章 父母做太多,孩子就無法獨立
-
11爸媽退一步,孩子才能練習獨立
-
阻礙孩子學會獨立的行為
-
促使孩子學會獨立的事情
-
-
12別當好奇或愛猜疑的父母
-
忍不住對孩子「一探究竟」
-
像法官一樣,凡事追根究底
-
因為缺乏信任,只好侵犯孩子的隱私權
-
無法讓孩子主動分享,只好靠打聽
-
-
13有限度釋放彈性,孩子才不會欲求不滿
-
越覺得自己有掌控力,孩子就越不會反抗
-
何時提供孩子選擇,最能達到預期效果
-
-
14不要搶了孩子思考問題的機會
-
三個問題,就能引導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
引導孩子尋找問題的源頭,建立判斷力
-
-
15別太熱衷孩子的功課,他才能真正學習
-
讓孩子為自己的功課負責,並不表示你是個怠惰的父母
-
在關鍵時刻再介入,才能助孩子的學習更上一層
-
-
-
第4章 父母態度搖擺,孩子就有機可乘
-
16讚美孩子要焦點正確,才能提升他的自我價值
-
誇張的讚美,只會讓孩子覺得你隨便說說
-
當孩子只為滿足大人而努力時,他們將會停止挑戰
-
-
17賄賂孩子,會使規則更難貫徹
-
賄賂只會鼓勵孩子操控父母
-
獎賞孩子自發性的努力,而不以賄賂換取
-
-
18多說「好」少說「不好」,孩子會變更好
-
把「不好」變成「好」,孩子就會從反抗變服從
-
-
19搖擺不定的態度,會自壞規則
-
當孩子知道你不可能讓步時,他們就不會再試圖反抗
-
停止對孩子傳送搖擺不定的信號
-
-
20別掉入「讓孩子快樂」的圈套
-
說「不」就是「不」,孩子就不會乘機作亂
-
就算孩子看穿你的弱點,也絕不要讓他們得逞
-
孩子被「欲望」制約時,要堅定的拒絕
-
即使有罪惡感,也要堅持父母的立場
-
-
-
第5章 父母不傾聽,孩子就不溝通
-
21別說出讓孩子「宣戰」的字眼
-
別說「如果你……」,改說「當你……」
-
拿掉「為什麼」,讓問題變得更清楚、堅定
-
-
22不要壓抑孩子的負面感覺
-
永遠要讓孩子覺得,他們的難過情緒都是合理的
-
-
23透過書信與字條,讓感情更真實傳達
-
親子戰爭結束之後
-
傳達堅定意志並預防激烈口角
-
表達愛和讚賞並留下真實記錄
-
-
24幫助孩子自動說實話
-
父母要以身作則,說實話
-
孩子的小謊言是為了自我保護,無須過度反應
-
把說謊的重點放在「承認」,而非「處罰」
-
不要為了證明孩子說謊,而故意對他設圈套
-
-
25不要讓「提醒」變成「嘮叨」
-
父母好意「提醒」,孩子卻認為是「嘮叨」
-
只「提醒」一次,然後就採取行動
-
-
-
第6章 父母忍不住氣,孩子就會負向學習
-
26情況失控時,可生氣,但避免傷害
-
暫時離開,可讓孩子知道事態嚴重
-
管不住自己的情緒時,要管好自己的舌頭
-
把眼光放遠,問問自己「這件事有多重要呢?」
-
別讓「最後一根稻草」壓跨你的理智
-
-
27對孩子動手,孩子就會上行下效
-
動手,是為了讓孩子體驗被打的感受
-
拿「我是一時失控,不是故意的」當藉口
-
孩子學會了「做壞事沒關係,不被抓到就好」
-
-
28避免因憤怒而打孩子的方法
-
讓孩子牢記自己的錯誤行為
-
堅定且權威的語氣
-
讓孩子學習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
-
29一句幽默回應勝過長篇大論
-
即使孩子知道你在演戲,他也會停止使性子
-
和孩子角色互換,體會他的感覺
-
-
30爭執後,快速找回平日的良好感覺
-
一個擁抱和一句簡單的話,就能回復好感覺
-
想像你是和一個陌生人在講話,就不會對孩子吼叫了
-
-
-
第7章 父母不懂支持,孩子容易自尊低落
-
31給害羞的孩子支持但不強迫
-
試著瞭解,孩子並不是故意要害羞的
-
別批評孩子,更別把強迫視為鼓勵
-
避免貼上標籤,以免對孩子造成負面暗示
-
強調孩子的優點,幫助他提升自信與自尊
-
-
32創造親子的「特別時光」
-
在這十五分鐘裡,你的眼裡只有孩子
-
依據孩子的興趣,選擇親子特殊時光的方式
-
如果沒有時間陪伴孩子,要事先告訴他
-
品質時間?還是特殊時光?
-
安排和每個孩子「單獨約會」的時間
-
-
33從生活小事,培養孩子的健康情緒
-
行為有對錯之分,但感覺沒有
-
一個能被諮詢的父母,才能贏得孩子信任
-
孩子不是你的複製品,要去瞭解他的獨特性
-
-
34孩子選擇放棄時,不代表他失敗了
-
你的興趣未必是孩子的興趣
-
先觀察孩子一段時間,再決定是否投入
-
讓孩子瞭解,學習過程需要時間、毅力與練習
-
試著找出孩子想放棄的原因
-
告訴孩子,只求盡力,不求完美
-
-
35協助孩子培養「優雅輸家」的風範
-
偶爾要讓孩子嚐嚐「輸」的滋味
-
鼓勵堅持和勇氣,並強調樂趣至上
-
教導孩子輸贏的智慧
-
-
-
第8章 父母不追求完美,就是最好的教養技巧
-
36追求「完美父母」,不如當個「剛剛好父母」
-
好父母會把愛均分給每個孩子vs每個孩子都需要不同的教養方式!
-
只要努力,就一定能達到「品質時間」vs這是個不可能的目標!
-
你和孩子可以達成公平協議vs你只是在浪費寶貴時間!
-
如果你愛孩子,他們就會愛你、感激你vs孩子不是你的朋友,但你並不知道
-
-
37聯合陣線vs各個擊破
-
接受和尊重彼此差異,管教孩子才能立場一致
-
要小心!別掉入孩子「漁翁得利」的陷阱
-
孩子與另一半起爭執時,別介入
-
以時間換取空間,尋求夫妻的共識
-
夫妻教養見解不一致時,不要攻擊對方
-
-
38父母才是知道怎麼做對孩子最好的人
-
如何神回應好管閒事的陌生人
-
-
39練習減輕你的罪惡感
-
「想要彌補遺憾」的罪惡感
-
「我是壞媽媽」的罪惡感
-
「我應該要做的更好」的罪惡感
-
-
40身心平衡,才能健康教養孩子
-
讓孩子知道,有時你不一定能夠立刻回應他們
-
讓自己暫停和休息一下,會是比較關愛孩子的作法
-
-
- 結語 創造親子關係的特殊回憶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