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為因應國內未來輕軌系統之規劃與建置之需要,須特別考量國內旅客使用習慣、氣候、交通、天災狀況、都市發展及景觀等在地化特性,交通部擬定本規範。 本規範編定原則如下: 1.本規範適用於鋼軌鋼輪輕軌系統。非鋼軌鋼輪之輕軌系統,本規範可適用者仍得參考 本規範之規定辦理。 2.本規範係提供原則性之規定為原則,以保留系統發展彈性;並提供規範解說輔助,俾利執行輕軌運輸系統之規劃與建置。國內輕軌主辦機關於規劃設計時,仍應考量其自身需求及系統特性,參考其他相關規範辦理之。惟其標準以不低於本規範規定為原則。 3.本規範係參考「
-
第一章 總則
-
1.1 定義
-
1.2 適用範圍
-
1.3 名詞解釋
-
-
第二章 輕軌系統之規劃
-
2.1 運輸需求
-
2.1.1 運量
-
2.1.2 路線
-
2.1.3 站距
-
-
2.2 系統服務水準
-
2.2.1 班距
-
2.2.2 乘坐舒適度
-
2.2.3 月台與候車站功能
-
-
2.3 營運規劃
-
2.3.1 路線圖
-
2.3.2 營運模式
-
-
2.3.3 車速
-
2.3.3.1 最高車速與速限
-
2.3.3.2 最大加速率
-
2.3.3.3 最大減速率
-
2.3.3.4 急衝值
-
-
2.3.4 車輛容量
-
第三章 輕軌系統之功能
-
3.1 固定設施
-
-
3.1.1.2 候車站配置
-
3.1.2 土木結構設施
-
3.1.2.1 路線線形
-
3.1.2.2 排水設施
-
3.1.2.3 設計載重及作用力
-
3.1.2.4 輕軌結構設計
-
3.1.2.5 結構耐震設計
-
3.1.2.6 高架橋
-
3.1.2.7 地下結構 (含隧道)
-
3.1.2.8 路軌範圍內之管線
-
-
3.1.3 場站設施
-
3.1.3.1 給水
-
3.1.3.2 污廢水排放
-
3.1.3.3 消防設施
-
3.1.3.4 照明
-
3.1.3.5 低壓配電
-
3.1.3.6 環境控制系統
-
3.1.3.7 電梯與電扶梯
-
3.1.3.8 接地
-
-
3.1.4 機廠
-
3.1.4.1 機廠配置
-
3.1.4.2 機廠設施及設備
-
-
3.1.5 輕軌系統車道
-
3.1.5.1 車道寬度
-
3.1.5.2 車道配置
-
-
3.2 旅客服務
-
3.2.1 旅客資訊系統
-
3.2.2 票證系統
-
3.2.3 轉乘設施
-
3.2.4 無障礙設施
-
-
3.3 平面道路交通界面
-
3.3.1 交叉口設計
-
3.3.2 交叉口號誌
-
3.3.3 共用路權之隔離設施
-
3.3.4 隔離路權之隔離設施
-
3.3.5 行人穿越型式
-
-
3.4 車輛
-
3.4.1 車輛尺寸
-
3.4.2 車體
-
3.4.3 走行裝置
-
3.4.4 頭燈、尾燈及指示燈
-
3.4.5 車門
-
3.4.6 駕駛區
-
3.4.7 空調與照明
-
3.4.8 座位
-
3.4.9 集電設備
-
3.4.10 輔助電源
-
3.4.11 緊急裝置
-
3.4.12 通訊裝置
-
-
3.5 軌道
-
3.5.1 軌距
-
3.5.2 軌道型式
-
-
3.6 供電
-
3.6.1 牽引供電系統
-
3.6.2 電力系統模擬分析
-
3.6.3 牽引動力變電站
-
3.6.4 電力遙控系統
-
-
3.7 通訊
-
3.8 號誌
-
3.8.1 列車控制系統
-
3.8.2 標誌、標線及號誌
-
-
3.9 安全措施
-
3.9.1 安全原則
-
3.9.2 地下候車站
-
3.9.3 高架候車站
-
3.9.4 安全步道
-
-
3.10 環境保護
-
3.10.1 噪音防制
-
3.10.2 振動防制
-
3.10.3 電氣污染
-
3.10.4 景觀與植栽
-
-
-
第四章 輕軌系統之災害防救
-
4.1 一般要求
-
4.2 防洪
-
4.3 防火
-
4.4 防震
-
4.5 消防安全設備
-
4.6 避難方向指示與救援救護
-
-
規範解說目錄
-
第一章 總則
-
1.1 定義
-
1.2 適用範圍
-
-
第二章 輕軌系統之規劃
-
2.1 運輸需求
-
2.2 系統服務水準
-
2.3 營運規劃
-
-
第三章 輕軌系統之功能
-
3.1 固定設施
-
3.2 旅客服務
-
3.3 平面道路交通界面
-
3.4 車輛
-
3.5 軌道
-
3.6 供電
-
3.7 通訊
-
3.8 號誌
-
3.9 安全措施
-
3.10 環境保護
-
-
第四章 輕軌系統之災害防救
-
4.1 一般要求
-
4.2 防洪
-
4.3 防火
-
4.4 防震
-
4.5 消防安全設備
-
4.6 避難方向指示與救援救護
-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