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 前言
-
第1輯 修身篇
-
1 內聖法──慎獨自處,求仁存誠
-
﹒慎重獨處,心胸泰然
-
﹒君子獨處生真誠
-
﹒主敬則身強
-
﹒心存仁義,滋養萬物
-
﹒處世之道,貴在真誠
-
﹒大德的四種境界
-
﹒曾國藩修身十二課
-
-
2 勤敬法──以勤立本,以謙處事
-
﹒勤於政事,警戒懶惰
-
﹒謙和謹慎,心胸寬廣
-
﹒聖賢豪傑,取自尚「勤」
-
﹒千古有道者,以「謙」處事
-
﹒治軍之道,以「勤」字為先
-
﹒為學當虛心以待
-
﹒為政者當具備的品格
-
-
3 廉矩法──養廉之道,重在節儉
-
﹒節儉可以培養廉潔之風
-
﹒廉潔必先知足
-
﹒不貪財,不苟取
-
﹒切忌: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
﹒自古廉士多清貧
-
﹒修身、齊家、平天下,須秉持禮法
-
-
-
第2輯 自強篇
-
1 勵志法──立德立志,自強不息
-
﹒君子的志向
-
﹒勵志當以用世
-
﹒讀聖賢書之一:明道德大義
-
﹒讀聖賢書之二:新民眾
-
﹒讀聖賢書之三:行善事
-
﹒持之以恆乃第一美德
-
-
2 明強法──明理明事,反躬自強
-
﹒「明」的雙重含義
-
﹒精明源自勤學好間
-
﹒男兒自立,須有倔強之氣
-
﹒自反而縮,是為「強」
-
﹒鬥智鬥力,或興或敗
-
﹒著力於需要加強的地方
-
﹒切忌在勝人處求強
-
-
3 剛柔法──剛柔並濟,不可偏頗
-
﹒天地之道,在於剛柔並濟
-
﹒節制氣血,避免情緒失控
-
﹒至剛、貞固,皆由倔強而來
-
﹒強毅之氣不可無
-
﹒謹防剛愎自用
-
﹒柔順,乃保吉避凶之道
-
-
-
第3輯 處世篇
-
1 藏鋒法──韜光養晦,待機而動
-
﹒曾國藩的龍蛇之道
-
﹒直木先伐,甘井先竭
-
﹒君子,大多寂靜藏鋒
-
﹒藏器於身,待機而動
-
﹒恃才傲物,招人忌
-
﹒德與才不可偏重
-
-
2 忠疑法──守己無求,盡性知命
-
﹒恪守獨立正直的原則
-
﹒無愧疚之處,當無所畏懼
-
﹒內心應有足以自信的東西
-
﹒警戒自己要忠貞不貳
-
﹒須盡性,亦當知命
-
﹒警惕誹謗,內省自修
-
﹒曾國藩裁湘軍
-
-
3 堅忍法──包天容地,自重為先
-
﹒打脫牙,和血吞
-
﹒忍,須善忍、會忍
-
﹒堅定自我,不隨人喜人憂
-
﹒棄機巧權詐,保真我本性
-
﹒為官之道,重在堅忍
-
﹒不怕苦的精神
-
-
-
第4輯 治國篇
-
1 廩實法──勤勞為本,洋務為道
-
﹒倉廩實的理財之道
-
﹒辦洋務應以忠信篤敬為基準
-
﹒自治的國家,無人敢侮辱
-
﹒重農乃第一要務
-
﹒開放商口,互通有無
-
﹒內修外柔,韜光養晦
-
-
2 英才法──知人善用,大事可成
-
﹒用人之道,貴在量才
-
﹒人才都是磨練出來的
-
﹒盡人事,行正道
-
﹒國家之強,以得人為要
-
﹒獎掖人才,方可舒憂
-
﹒曾國藩的人才觀
-
-
3 外王法──師夷之智,獨立自強
-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
﹒危難當前,不屈不撓
-
﹒樹立威信,立於世界之林
-
﹒「拿來主義」方略
-
﹒師夷之技以制夷
-
﹒正視西學東漸之風
-
-
-
第5輯 兵法篇
-
1 峻法法──崇禮尚法,天下可定
-
﹒以嚴刑峻法懲治暴虐之徒
-
﹒去腐存精,強兵健武
-
﹒立法嚴,則死無怨,生有忌
-
﹒馭下,當寬的兩個方面
-
﹒馭下,當嚴的兩個方面
-
﹒曾國藩峻法思想的來源
-
-
2 詭道法一伺機而動,因勢利導
-
﹒凡用兵要主客奇正
-
﹒攻其不備,出其不意
-
﹒堅守陣地,以逸待勞
-
﹒帶兵,當仁義禮遇先行
-
﹒行軍打仗,應有思想準備
-
﹒用兵,不可受制於人
-
-
3 久戰法──養精蓄銳,且挺且韌
-
﹒打持久戰,切忌勢窮力竭
-
﹒警戒散漫作風的滋生
-
﹒保持士氣,不使其用盡
-
﹒勤練兵法,勤練膽識
-
﹒久攻不下,則要安心退守
-
﹒伺機而動,果斷出擊
-
-
-
第6輯 散結篇
-
1 家範法──崇儉鄙奢,以和為本
-
﹒家範一:八字家規
-
﹒家範二:八本堂
-
﹒家範三:三不信
-
﹒家範四:勤儉孝友
-
﹒官宦士家衰敗的原因
-
﹒重視對女子的教育
-
-
2 荷道法──為文之道,重在明理
-
﹒文以載道,文道並重
-
﹒重情累材,詩文可作
-
﹒千古佳文,得益於心寬思密
-
﹒文章之道,以氣象光明俊偉為貴
-
﹒文之醇駁,視見道多寡而定
-
﹒文之氣勢,全在遣詞造句
-
﹒剛柔並濟的美學主張
-
-
3 盈虛法──否極泰來,勢不用盡
-
﹒月滿則虧,水滿則溢,人滿則敗
-
﹒福不享盡,勢不使盡
-
﹒順其自然,不可強求
-
﹒向平實處用功
-
﹒功成身退,及早為好
-
﹒懷愧疚之心,得和善之氣
-
﹒以清、慎、勤三字作為自概之道
-
-
- 附錄I 曾國藩筆記
- 附錄II 曾國藩治兵語錄
- 附錄III 修身五箴和書贈仲弟六則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