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關於世界名著的100個故事

出版日期
2010/10/03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6598081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看完這本書
  一次了解100本世界名著精華

  看到100本名著背後少為人知的故事
  滿足100種不同層面內在心靈的渴望

  你知道巴爾扎克《幽谷百合》中,描寫的女主角是用年輕時的戀人為原型來塑造的嗎?

  你知道珍.奧斯汀現實中的愛情與《傲慢與偏見》書中的愛情,有著怎樣的聯繫嗎?

  你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留下來的歷史文獻不計其數,而有一本小女孩的日記《安妮日記》它的知名度甚至超過了邱吉爾六大冊的《二戰史》嗎?

  你知道柏拉圖的《對話錄》的創作背後,有許多他與蘇格拉底兩人之間的有趣故事嗎?

  在這100本名著裡,我們可以發現人類那些共有的普世價值的偉大,可以感受到真、善、美的珍貴。它們的光芒不會因為時間的累積而黯淡,而愈是經過歲月的淘洗,它們的光輝愈耀眼奪目。
  • 第一章寫給自己的「生命情書」
    • 悠悠思戀寄書香—巴爾扎克和《幽谷百合》
    • 來自「女神」的聖潔光亮—郭沫若和《女神》
    • 傾聽女性的呼聲—夏綠蒂.勃朗特和《簡愛》
    • 無法忘卻的感情—珍.奧斯汀和《傲慢與偏見》
    • 亂世紅塵裡的悲情女子—蕭紅和《呼蘭河傳》
    • 一個小女孩眼中的「二戰」—安妮和《安妮日記》
    • 自由情侶的結晶—西蒙.波娃和《第二性》
    • 美麗的箴言—柏拉圖和《對話錄》
    • 不凋謝,不老去—伍爾芙和《歐蘭朵》
    • 哪個少年不鍾情—歌德和《少年維特的煩惱》
    • 執著於自己的夢想—惠特曼和《草葉集》
  • 第二章瑰麗奇幻的想像之旅
    • 荒島餘生的真人秀—狄福和《魯賓遜漂流記》
    • 笑是人的本質—拉伯雷和《巨人傳》
    • 建造童話的王國—安徒生和《安徒生童話》
    • 那朵玫瑰就是你—聖.修伯里和《小王子》
    • 清貧布衣的傳世奇書—吳承恩和《西遊記》
    • 荒誕世界裡的荒誕劇—貝克特和《等待果陀》
    • 在惡中綻放絕美—波特萊爾和《惡之華》
    • 烈火中磨練出的小說—儒勒.凡爾納和《海底兩萬里》
    • 精神與肉體的衝突—歌德和《浮士德》
    • 玩命尋寶記—史蒂文森和《金銀島》
    • 誰是真正的凶手?—阿嘉莎.克莉絲蒂和《東方快車謀殺案》
    • 生前無名,身後烜赫—赫曼.麥爾維爾和《白鯨記》
    • 在童話世界裡花朵般綻放—路易斯.卡洛爾和《愛麗絲夢遊仙境》
  • 第三章描摹現實的生活劄記
    • 摒棄過往,華麗轉身—毛姆和《月亮與六便士》
    • 血淚鑄造「家」門—巴金和《家》
    • 繁華之後皆歸塵—費茲傑羅與《大亨小傳》
    • 行走在千古文明中—馬可.波羅和《馬可.波羅遊記》
    • 男權世界裡的女性呼聲—易卜生《玩偶之家》
    • 赤裸裸地揭露「人像」—讓.雅克.盧梭和《懺悔錄》
    • 往事追憶與神祕預言—傑克.倫敦和《馬丁.伊登》
    • 諾貝爾獎的「漏網之魚」—伊莎.丹尼蓀和《遠離非洲》
    • 同仇敵愾抗惡霸—菲利克斯.卡爾皮奧和《羊泉村》
    • 瘟疫中譜寫「人曲」—喬萬尼.薄伽丘和《十日談》
    • 是金子總會發光—司湯達和《紅與黑》
    • 愛與恨的盡頭—瑪格麗特.莒哈絲和《情人》
    • 戀母情結的凝結—勞倫斯和《兒子與情人》
    • 父親就是萬物的尺度—卡夫卡和《變形記》
  • 第四章抒發理想的文字吶喊
    • 心血澆築的武器—卡爾.亨利希.馬克思和《資本論》
    • 文字使做刀槍用—魯迅和《狂人日記》
    • 幽默大師的揮淚之作—林語堂和《京華煙雲》
    • 用愛心書寫生活—比切.斯托夫人和《湯姆叔叔的小屋》
    • 最偉大的英國人—邱吉爾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
    • 滿懷理想的失落—賽萬提斯和《唐吉訶德》
    • 一字千金動不得—呂不韋和《呂氏春秋》
    • 亂世紅塵書生夢—施耐庵和《水滸傳》
    • 科學真理的摯愛—法布爾和《昆蟲記》
    • 一書猶如泰山重—老子和《道德經》
    • 超越時空的享受—普羅斯佩.梅里美和《卡門》
    • 書籍「做媒」,中法聯誼—羅曼.羅蘭和《約翰.克里斯朵夫》
    • 上帝是誰生的呢?—達爾文和《物種起源》
    • 在戰爭與和平交替中—列夫.托爾斯泰和《戰爭與和平》
    • 用想像和推測修復歷史—索福克勒斯和《俄狄浦斯王》
    • 詩意地棲息—泰戈爾和《吉檀迦利》
    • 經濟學領域中的「牛頓定律」—亞當.斯密和《國富論》
  • 第五章玉困於成的刻苦書寫
    • 十年辛苦不尋常—曹雪芹、高鶚和《紅樓夢》
    • 冷血的代價—楚門.卡波提和《冷血》
    • 掙扎在死亡邊緣—希薇亞.普拉絲和《瓶中美人》
    • 著成青史照塵寰—司馬遷和《史記》
    • 一波三折的「諾貝爾獎」—巴斯特納克和《齊瓦哥醫生》
    • 讓優點成為成功的利劍—大仲馬和《三個火槍手》
    • 迫於生計的無奈之作—格蘭特和《格蘭特將軍回憶錄》
    • 靜靜頓河下的激流—肖洛霍夫和《靜靜的頓河》
    • 一個家族的「血淚史記」—班固、班昭和《漢書》
    • 在心靈煉獄中涅槃重生—大江健三郎和《個人的體驗》
    • 征服世界的魔法師—J.K.羅琳和《哈利波特》
    • 汗水和智慧的結晶—霍金和《時間簡史》
    • 沒有英雄的小說—薩克萊和《浮華世界》
  • 第六章托物於文的勵志宣言
    • 將人道主義進行到底!—維克多.雨果和《悲慘世界》
    • 追逐青春的尾巴—馬賽爾.普魯斯特和《追憶逝水年華》
    • 史學雙璧照青史—司馬光和《資治通鑑》
    • 鮮血澆築的壯麗詩篇—尤利烏斯.伏契克和《絞刑架下的報告》
    • 戰火洗禮中的毀滅—海明威和《戰地春夢》
    • 樹德建言於文理—劉勰和《文心雕龍》
    • 有其母必有其子—茅盾和《子夜》
    • 做只有殘障者才能做到的事—乙武洋匡和《五體不滿足》
    • 青春熱血的熱情釋放—莫言和《紅高粱》
    • 女人與戰爭—佰里斯.瓦西里耶夫和《這裡的黎明靜悄悄》
    • 偽善的面具—莫里哀和《偽君子》
    • 「乳酪」哲學—史賓賽.強森和《誰搬走了我的乳酪?》
    • 我心中最寵愛的孩子—查理斯.狄更斯和《塊肉餘生記》
    • 暴風雨中誕生的楷模—奧斯特洛夫斯基和《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 厭世達人,將諷刺進行到底—喬納森.斯威夫特和《格列佛遊記》
    • 意識流大師的夢魘—詹姆斯.喬伊斯和《尤利西斯》
    • 黑暗世界裡的光明使者—海倫.凱勒和《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 戰場失敗有什麼可怕?—約翰.米爾頓和《失樂園》
    • 我是一隻快樂的牛虻—艾瑟爾.伏尼契和《牛虻》
    • 母愛點燃的光輝—卡內基和《卡內基溝通與人際關係—如何贏取友誼與影響他人》
  • 第七章流芳文壇的逸聞趣事
    • 一千零一夜的力量—民間作家和《一千零一夜》
    • 永遠的自由女神—蕭伯納和《聖女貞德》
    • 連上帝也會喜歡的幽默大師—馬克.吐溫和《馬克.吐溫自傳》
    • 騰出一隻手給別人—杜思妥也夫斯基和《窮人》
    • 回歸生命初始之狀—梭羅和《湖濱散記》
    • 憑記憶口授的箴言—伊索和《伊索寓言》
    • 最後的教誨—米奇.艾爾邦和《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
    • 親手採摘成功的果實—小仲馬和《茶花女》
    • 知恩圖報的文豪—馬奎斯和《百年孤寂》
    • 鐵達尼號的凶兆!—摩根.羅伯森和《徒勞無功》
    • 歷史的鏡鑑—果戈里和《欽差大臣》
    • 啤酒館裡誕生的名著—哈謝克和《好兵帥克歷險記》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