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毛澤東時代的人民電影1949─1966年

作者
出版日期
2010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2213933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近現代,影像的影響力無處不在,而透過本書可理解中共建國後至文革前毛澤東「為社會主義服務」的電影藝術觀,更能了解今日的電影觀。
  • 序 一 史可史,非常史/孟犁野
  • 序 二 一部難得的病史檔案與病理研究之作/陳墨
  • 導 言
  • 第一部 總論
    • 第 一 章 電影的變革
      • 第一節 戰後時期的電影
      • 第二節 藝術規範的確立
      • 第三節 人生觀與藝術觀
    • 第 二 章 電影的生態
      • 第一節 經營模式
      • 第二節 管理體制
      • 第三節 文化身份和生存狀態
    • 第 三 章 電影的題材
      • 第一節 題材等級
      • 第二節 題材規劃
      • 第三節 題材比例
    • 第 四 章 電影的審查與監督
      • 第一節 制度性審查
      • 第二節 運動性審查
      • 第三節 自我監督
      • 第四節 社會監督
  • 第二部 1949~1955 年
    • 第 五 章 新氣象
      • 第一節 電影界除舊佈新
      • 第二節 文化取向:反美崇蘇
      • 第三節 「非主流」的電影路線
      • 第四節 變幻的主流:第一波「非主流」電影
    • 第 六 章 《武訓傳》及其批判
      • 第一節 武訓與《武訓傳》的修改
      • 第二節 兩種歷史觀:「批判與歌頌結合」
      • 第三節 《武訓傳》評價的反覆
      • 第四節 《武訓歷史調查記》的邏輯與真偽
    • 第 七 章 走向大一統
      • 第一節 第一次文藝整風:動員與組織
      • 第二節 整風中的改造:人生觀與藝術觀
      • 第三節 電影指導委員會的成立與解散
      • 第四節 私營影業的消亡
    • 第 八 章 第一次調整
      • 第一節 糾偏:三個會議和兩個文件
      • 第二節 調整:劇本生產的五項措施
      • 第三節 理論:社會主義現實主義
      • 第四節 正規化:史達林模式
      • 第五節 公式化、概念化:大一統的代價
    • 第 九 章 胡風與電影
      • 第一節 胡風關於電影的建議
      • 第二節 電影界對胡風的批判
  • 第三部 1956~1959 年
    • 第 十 章 第二次調整
      • 第一節 「雙百」方針的提出及歷史評價
      • 第二節 打破沉寂,領導帶頭
      • 第三節 業界回應,大鳴大放
      • 第四節 保守派的反擊
      • 第五節 中央的態度
      • 第六節 改革派再次鳴放
      • 第七節 短命的改革
    • 第十一章 從「百家爭鳴」到萬馬齊喑
      • 第一節 北京電影界的反右
      • 第二節 上海電影界的反右
      • 第三節 長春電影廠的反右
    • 第十二章 大躍進、「兩結合」與「拔白旗」
      • 第一節 電影大躍進:指標、規劃與奇蹟
      • 第二節 激進文藝的創作方法:「兩結合」
      • 第三節 拔白旗(一):第二波「非主流」電影
      • 第四節 拔白旗(二):興無滅資與極左批左
    • 第十三章 大躍進中的電影實驗:「紀錄性藝術片」
      • 第一節 一個混亂的概念
      • 第二節 緣起、特點與認識過程
      • 第三節 內容:奇蹟、反智、美化與顯聖
      • 第四節 美學:革命浪漫與烏托邦
      • 第五節 意義:激進文藝思潮的爆發
    • 第十四章 組織獻禮與集體疏離
      • 第一節 組織生產:從「放衛星」到「獻禮片」
      • 第二節 集體退卻:與激進文藝思潮的疏離
  • 第四部 1960~1966 年
    • 第十五章 第三次調整
      • 第一節 文藝政策:進一步退半步
      • 第二節 電影政策:由「熱」轉「冷」與「三十二條」
      • 第三節 理論的收穫:並非創新的獨白
    • 第十六章 激進文藝思潮再起
      • 第一節 反修防修:「大寫十三年」
      • 第二節 棄舊圖新:毛澤東的兩個批示
      • 第三節 第三次文藝整風:「夏陳資產階級路線」
      • 第四節 清算「修正主義」:第三波「非主流」電影
    • 第十七章 新型的電影之路
      • 第一節 突出政治、深入生活與「兩依靠」
      • 第二節 主流電影:階級鬥爭與好人好事
      • 第三節 新一輪的電影實驗:「藝術性紀錄片」
      • 第四節 《紀要》:激進文藝的綱領
    • 結 語 人民電影的終結
    • 後 記
    • 參考文獻
    • 主要參考影片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