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府城醫學史開講

出版日期
2013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6112768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懷抱滿腔熱誠及堅定信仰,多位西方醫師來到十九世紀末的南臺灣。
他們帶來的不僅是聖經和西藥,更是臺灣現代醫學的濫觴。

十九世紀末葉,當臺灣多數地區的人仍仰賴藥草及部落巫醫解決身體病痛時,臺南府城已開始見識截然不同的診療方式。
臺南,是臺灣最初的首府,是政治與社會的中心,也是最早引進西方現代文化的重鎮。一百多年前,諸多西方人士遠渡重洋而來,手捧《聖經》及藥罐子,引進西方醫學,奠定臺灣「白色巨塔」的基石。日本占領臺灣後,日本醫生開始投入臺灣醫學之研究,同時,臺灣的年輕士子亦開始學習西方醫學,或赴日本習醫,甚至遠至美國求學,臺灣現代醫學的自此日益茁壯。
朱真一醫師有感於臺灣早期醫學史著作的不足,本著實事求是的精神,遍查資料、走訪相關人士,撰寫成本書,透過馬雅各(Dr. James L. Maxwell)、戴仁壽(Dr. George Gushue-Taylor)、安彼得(Dr. Peter Anderson)等醫療先驅的行誼及事跡,帶領讀者探尋臺灣現代醫學最初的篇章,並釐正坊間臺灣醫學資料的錯誤。
作者亦談及歐美醫師對臺灣語言的貢獻,以及他們如何看待一八六○、七○年代南臺灣的族群問題等,讓讀者能從多元的觀點,了解最貼近我們生活的臺灣歷史。
  • 推薦序一 客家囝仔國際名醫教授追求蘇格蘭耶穌的醫療使者,如何為台灣開拓西洋醫學/鄭兒玉
  • 推薦序二 「早期台灣醫療文史」大師/林茂
  • 推薦序三 披荊斬棘的拓荒者/賴明詔
  • 推薦序四 朱真一教授「府城醫學史開講」/黃祖源
  • 推薦序五 重塑台灣醫學史/林其和
  • 推薦序六 殊途探險的學問,才是精彩/翁佳音
  • 推薦序七 尋找醫界被遺忘故事的奇幻旅程/謝奇璋
  • 前言
  • 第一部 戰前台南的歐美醫師
    • 第一章 戰前來台南服務過的歐美醫師
    • 第二章 比馬雅各更早到南台灣的醫師及宣教師
    • 第三章 第一位到南台灣的醫師:馬雅各醫生
    • 第四章 從〈西方醫學在台灣〉節目談正視正確的台南醫學史
    • 第五章 戴仁壽醫生與台南
    • 第六章 安彼得醫生的府城生涯
    • 第七章 南台灣的歐美醫師對台灣語言的貢獻
    • 第八章 1860、70 年代南台灣的族群問題:馬雅各及萬巴德的觀察
  • 第二部 戰前出身台南留學歐美的醫界人物
    • 第一章 第一位美國醫學院的台灣畢業生:劉清風醫師
    • 第二章 第一位赴美的醫師前輩:林炯東(安息)醫師
    • 第三章 第一位留學加拿大的顏春輝前輩
    • 第四章 其他早期留學歐美的台南醫界人物
  • 第三部 《台灣教會公報》中的寶藏
    • 第一章 《台灣教會公報》中的南台灣醫療文獻
    • 第二章 南台灣早期護理史
    • 第三章 顏振聲的〈南部教會醫療傳道史〉
    • 第四章 林燕臣先生:第一位台灣人「醫學教授」!!
  • 第四部 寄生蟲症與台南
    • 第一章 肺吸蟲症與台南
    • 第二章 薑片蟲( 肥大吸蟲) 症與台南
  • 後記 「溫故知新」與感謝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