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簡明美國史

作者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3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7135292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 前 言
  • 第一篇 初創的美國
    • 引言 「天使」與「魔鬼」的結合體
    • 第一章 美國革命的爆發
      • 萊克星頓的槍聲
      • 實力的對比
      • 第二屆大陸會議
      • 戰爭開始
      • 自由的吶喊
      • 勝利的天平向英國傾斜
      • 美法聯手
      • 約克敦勝利,美國獨立
    • 第二章 美利堅的雛形
      • 英美的第二份和約
      • 「自由國度」的誕生
      • 戰後社會需要新鮮感
      • 土地如黃金
    • 第三章 初期的逆境
      • 丹尼爾·謝斯起義
      • 憲法來之不易
      • 「國父」喬治·華盛頓
      • 「高人一籌」的漢密爾頓
    • 第四章 聯邦黨人上臺
      • 飽受爭議的條約
      • 華盛頓功成身退
      • 開啟兩黨競選模式
      • XYZ 事件引發的對法矛盾
    • 第五章 傑弗遜時期的民主
      • 為了民主的選舉
      • 溫和總統傑弗遜的改革
      • 英國對美國航運的破壞
      • 美國頒佈「封港令」
    • 第六章 向日不落帝國宣戰
      • 麥迪森成為新總統
      • 美英硝煙再起
      • 紐奧爾良戰役
      • 《根特條約》的簽訂
    • 第七章 門羅主義的盛行
      • 平靜時期的內外形勢
      • 坎寧的建議
      • 門羅發表宣言
      • 向中美洲挺進
    • 第八章 國民經濟發展
      • 資本的注腳
      • 工業「航母」的起航時刻
      • 動力革命
      • 工廠與無產階級
    • 第九章 傑克遜時期的民主
      • 新政黨體的萌芽
      • 否決「合眾國銀行延續法案」
      • 傑克遜對壘卡爾霍恩
      • 拒絕聯邦法令
    • 第十章 向西部擴張
      • 十九世紀初的侵奪
      • 德克薩斯的麻煩
      • 爭奪奧勒岡
      • 垂涎加利福尼亞
      • 美墨戰爭爆發
    • 第十一章 各地區各走各的路
      • 南方製造業與北方的工業
      • 奴隸制的警鐘
      • 廢奴運動
      • 密蘇里妥協案
      • 《1850 年妥協案》和堪薩斯- 內布拉斯加法案
  • 第二篇 成長的美國
    • 引言 一個被上帝疼愛的國家
    • 第十二章 內戰來臨
      • 堪薩斯州流血事件
      • 引起紛爭的憲法
      • 亞伯拉罕‧ 林肯入主白宮
      • 美國面臨分裂
    • 第十三章 拯救聯邦的戰爭
      • 薩姆特堡打響了第一槍
      • 初期北方的失敗
      • 載入史冊的宣言
      • 最血腥的戰鬥
      • 北方的勝利
    • 第十四章 重建南方的艱辛
      • 意外的刺殺
      • 詹森的新綱領
      • 南方社會的動亂
      • 激進派藉機起勢
      • 激進派的重建綱領
    • 第十五章 割裂的「黑」與「白」
      • 南部民主改革
      • 佃農制和作物抵押制度
      • 戰爭後的政治
      • 黑人在重建中的作用
      • 種族歧視在加劇
    • 第十六章 工業巨人顛覆舊世界
      • 聯邦與大企業的矛盾
      • 《謝爾曼反托拉斯法》
      • 勞工聯盟代替了勞動騎士團
      • 工人運動的高漲
    • 第十七章 工業時代的美國社會
      • 美國教育的發展
      • 現代美國的塑造者:股份公司
      • 平民黨運動
      • 蕭條背後的繁榮
    • 第十八章 驕傲的年代
      • 美西戰爭
      • 西奧多·羅斯福的新時代
      • 伍德羅·威爾遜和進步運動
      • 美國修築巴拿馬運河
    • 第十九章 威爾遜與「意外」的大戰
      • 歐洲爆發戰爭
      • 基於中立政策的考慮
      • 德國的潛艇危機
      • 失敗的調停
      • 通往戰爭之路
      • 美國的海陸軍事行動
      • 參議院否決了國聯的提議
      • 伍德羅·威爾遜的失敗
    • 第二十章 戰後的社會和文化
      • 紅色蔓延
      • 3K黨的復興
      • 思想派系之爭
      • 戰後藝術與文學
    • 第二十一章 大蕭條之前的短暫繁榮
      • 1920 年大選
      • 沃倫·哈定陷入醜聞
      • 華盛頓限制軍備會議
      • 道威斯計畫
      • 「柯立芝繁榮」
      • 亨利·福特和汽車製造業的發展
    • 第二十二章 經濟「颶風」席捲美利堅
      • 股市崩盤
      • 胡佛應對危機的策略
      • 蕭條下的「悲慘世界」
      • 群眾的不滿和騷動
  • 第三篇 成熟的美國
    • 引言:霸業是這樣煉成的
    • 第二十三章 羅斯福新政的蜜月期
      • 富蘭克林·羅斯福上臺
      • 新政「第一槍」
      • 農業調整署
      • 田納西河流管理局
      • 阻礙和解決措施
    • 第二十四章 戰爭與和平
      • 中立主義的延伸
      • 珍珠港被襲
      • 積極援華抗日
      • 在華盛頓簽署《聯合國家宣言》
      • 美英軍隊登陸北非
      • 美國在義大利戰場的勝利
      • 美英蘇通過《德黑蘭宣言》
    • 第二十五章 帶著血與淚的勝利
      • 開闢歐洲第二次大戰場的決定
      • 美英諾曼第登陸
      • 盟軍在歐洲的勝利
      • 美國在太平洋的海戰
      • 雅爾達會議
      • 波茨坦會議
    • 第二十六章 美蘇博弈
      • 冷戰揭幕
      • 杜魯門主義
      • 美蘇在柏林的對壘
      • 第四點計畫
      • 獨占日本和「扶蔣反共」
    • 第二十七章 變幻莫測的時局
      • 麥卡錫主義
      • 朝鮮戰爭中的美國
      • 從艾奇遜到杜勒斯
      • 美國促成「東南亞條約組織」
    • 第二十八章 甘迺迪王朝
      • 甘迺迪與「新邊疆」
      • 與古巴關係破裂
      • 來自古巴的恐慌
      • 甘迺迪遇刺
    • 第二十九章 「美國世紀」的無奈
      • 詹森臨時「接棒」
      • 越戰升級
      • 1968年:尼克森上臺
      • 1972年的選舉
      • 結束越戰
      • 水門事件
    • 第三十章 動盪不安的社會
      • 「我有一個夢想」
      • 新種族騷亂
      • 滯漲經濟
      • 兩百周年的大選
      • 《大衛營協議》
    • 第三十一章 國家新秩序
      • 「雷根革命」
      • 動盪的八○年代與雷根經濟學
      • 環境與發展的新問題
      • 喬治·布希執政
      • 世界新秩序
      • 出兵波斯灣
    • 第三十二章 「話題總統」
      • 比爾·柯林頓的當選
      • 跨國公司及其影響
      • 連續的繁榮
      • 彈劾危機
    • 第三十三章 「911」改變了全世界
      • 喬治·W·布希一票勝出
      • 911改變了世界
      • 阿富汗戰爭
      • 伊拉克戰爭
      • 在虐囚醜聞中連任
      • 第二任期的「三把火」
    • 第三十四章 超級大國的抉擇
      • 黑人領袖歐巴馬
      • 金融海嘯席捲全球
      • 歐巴馬:變化在危機中醞釀
      • 不可撼動的軍事實力
      • 2012:新的大選,新的抉擇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