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排灣文化的詮釋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1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0838336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傳說、情感與美感;儀式、文本與影像
胡台麗以細膩的觀察
詮釋了排灣族的文化核心與表徵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胡台麗在晚近文化人類學的理論與方法思辨中,以特殊的田野敏感度與感性觸角,對台灣排灣族文化作出有別於以往的探索與詮釋。本書細緻地描述、分析田野實例,顯現排灣族重要的文化表徵例如百步蛇、熊鷹、鼻笛等與排灣傳說中情感元素的關聯。作者並發現「哀思」是排灣族高度認知的情感與美感,是排灣文化的核心概念。此書還從排灣巫師的祭儀經語、祭歌等,探討排灣族最盛大的「五年祭」和極為重要的「家」與「村」等較深層的文化意涵。作者更透過民族誌影片的攝製,體悟到排灣族對於「影像」的獨特在地文化認知,進而挑戰觀察性紀錄片的「真實」。
  • 代序:排灣文化之另類探索
  • 上篇 傳說、情感與美感
    • 第一章 百步蛇與熊鷹—排灣族的文化表徵與詮釋
      • 一、平和村的百步蛇意象
      • 二、古樓村的百步蛇與熊鷹意象
      • 三、文化表徵的比較與詮釋
    • 第二章 笛的哀思—排灣族情感與美感初探
      • 一、接近「情感」
      • 二、笛聲似哭聲
      • 三、哀思情感的文化情境
      • 四、情感與美感
      • 五、不是尾聲
    • 第三章 排灣族虛構傳說的真實
      • 一、蜘蛛為Tjukutjuku織路
      • 二、那隻鳥變成最美貌的女人
      • 三、虛構與真實
  • 下篇 儀式、文本與影像
    • 第四章 排灣古樓五年祭的「文本」與詮釋
      • 一、理解的起點
      • 二、起源傳說「文本」的奧秘
      • 三、祭儀經語傳達的訊息
      • 四、祭歌與刺球
      • 五、文本與現實
      • 六、意義的追求
    • 第五章 儀式與影像研究的新面向—排灣古樓祭儀活化文本的啟示
      • 一、田野的沉思與質疑
      • 二、從「家」開始的探索
      • 三、「我就是qumaqan(家)……」
      • 四、祭品的分送
      • 五、從qumaqan(家)到qinalan(村)
      • 六、「哈一口氣」活化祭儀研究
    • 第六章 排灣族的影像展演與在地美感
      • 一、《愛戀排灣笛》的真實
      • 二、影像接觸:從照相到錄影
      • 三、撒古流的電影經驗
      • 四、傳說、影像與美感
      • 五、文化美學與影像反思
  • 參考書目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