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一本就通:西方哲學史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1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0837810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生命何其深廣,要找安身立命處何其不易、何等重要。

西方先哲們的思想所給予的人生哲思,值得每個人細細品味他們不凡的心靈,進而尋找個人生命的定位。

學習哲學,是從完整且根本的角度思索人的生命是怎麼回事、該往何處邁進?

人生是一個奧祕,正是因為結局未定,才使我們懷著敬畏的心,踏出每一步,哲學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原素。

我們不需寄望讀了哲學家的思想名言後,可以改善人緣、增加個人附加價值,但是可以期許自己的心靈能夠走向更遼闊視野。

《一本就通:西方哲學史》是一本傳遞人類生活智慧的書,也是西洋哲學的入門書,介紹由古代到現代每一位哲學家的主要觀點。

它配合讀者的背景,用很淺顯精準的語詞來介紹西方哲學名家的思想,不搬弄太多原典,不在哲學術語裡打轉,讓大家可以從中獲益。

本書附錄

.西方哲學編年資料略記
.希臘哲學重要術語
  • 向西方哲學敞開心靈(傅佩榮)
  • 引言
  • 古代哲學
    • 瑰麗的神話世界
    • 多神論的宗教信仰
    • 獨特的城邦生活
    • 泰勒斯:希臘第一位哲學家
    • 安納齊曼德:開啟抽象之門
    • 畢達哥拉斯:用數解讀世界
    • 赫拉克利特:詮釋變化與規則
    • 巴門尼德:區分現象與實在
    • 齊諾:埃利亞學派的鬥士
    • 恩培多克勒:關注靈魂
    • 安納薩格拉:提出「心智」概念
    • 德謨克利特:用想像力探知世界
    • 普羅塔哥拉:相對主義
    • 高爾吉亞:否定存在真理
    • 蘇格拉底(一):得到神諭的道德哲學家
    • 蘇格拉底(二):真理的助產士
    • 柏拉圖(一):博學的雅典貴族
    • 柏拉圖(二):探尋真理的知識論
    • 柏拉圖(三):追求至善的理型論
    • 柏拉圖(四):智慧與德行並重的幸福人生
    • 亞里斯多德(一):希臘文化的集大成者
    • 亞里斯多德(二):科學的邏輯學的創始人
    • 亞里斯多德(三):追尋終極本原的形上學
    • 亞里斯多德(四):以幸福為目標的倫理學
    • 斯多亞學派(一):四海之內皆兄弟的倫理學理想
    • 斯多亞學派(二):反思人生問題的哲學家們
    • 伊壁鳩魯學派:追求個人快樂
    • 懷疑主義:渴望心靈安寧
    • 普羅提諾:站在古典哲學頂點
  • 中世紀哲學
    • 「基督宗教」之名
    • 天主教的發展
    • 中世紀哲學的特色
    • 教父哲學(一):護衛信仰的先鋒
    • 教父哲學(二):融合宗教與哲學
    • 奧古斯丁(一):經歷悔改的聖徒
    • 奧古斯丁(二):知識得自光啟
    • 奧古斯丁(三):發揚愛的倫理學
    • 偽狄奧尼修斯:重視「否定之途」
    • 中世紀的哲學教育
    • 愛留根納:為大自然分類
    • 困擾中世紀的共相問題
    • 安瑟姆:倡言上帝存在先天論證
    • 波納文德:接續奧古斯丁立場
    • 多瑪斯(一):中世紀哲學的集大成者
    • 多瑪斯(二):上帝存在的五路證明
    • 多瑪斯(三):人生幸福在於信仰
    • 司各特:適當定義「善」
    • 奧卡姆:剃除一切煩瑣
    • 艾克哈特:密契主義大師
    • 庫薩的尼古拉:聯繫中世紀與近代
    • 蘇亞雷:經院哲學的謝幕者
  • 近代哲學
    • 文藝復興與人文主義
    • 宗教改革
    • 科學革命
    • 培根:力圖打破偶像
    • 霍布斯:以國家為利維坦
    • 笛卡兒(一):建立理性思考的大原則
    • 笛卡兒(二):從「我思故我在」展現新格局
    • 巴斯卡:為上帝下賭注
    • 史賓諾莎(一):一元論的天羅地網
    • 史賓諾莎(二):由理性走向真正自由
    • 萊布尼茲:深信「預定和諧」
    • 洛克:為經驗主義奠基
    • 貝克萊:取消物體存在
    • 休姆(一):以自我為一束知覺
    • 休姆(二):懷疑論者的道德觀
    • 盧梭:批判文明的罪惡
    • 高舉理性大旗的啟蒙運動
    • 康德(一):把握哲學的四大問題
    • 康德(二):人只能知道「現象」
    • 康德(三):道德實踐的優先地位
    • 康德(四):重新為宗教定位
    • 費希特:界定自我價值
    • 謝林:關注自然世界
    • 黑格爾(一):絕對者即是精神
    • 黑格爾(二):精神展現的過程
    • 黑格爾(三):完成絕對唯心論的系統
    • 叔本華:以意志為物自體
    • 費爾巴哈:以人類學取代神學
    • 馬克思(一):哲學應該改變世界
    • 馬克思(二):共產主義的原始理想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