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海洋與殖民地臺灣論集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2/03/23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0839555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為「婆娑之洋」中的美麗島定位分析探索日本統治下「殖民地臺灣」的諸面相證示了臺灣歷史的多元脈絡與多樣性本書是臺灣史學者周婉窈教授有關海洋史與殖民地史研究的集結,收有十篇論文,加上附錄的兩篇小文,共十二篇,編排上分為海洋篇與殖民地篇。   海洋篇收有四篇論文,主題依序為:明朝人對臺灣的認識、一五八二年美麗島船難事件、陳第〈東番記〉的介紹與分析,以及明清文獻中「臺灣非明版圖」的例證。   臺灣早期居民沒有文字,鄰近的明朝人如何認識臺灣?有具體接觸後,西文和中文的最早記載,如何描繪這個島嶼及其人群?臺灣「自古以來屬於中國」,抑或明人根本就認為不在版圖之內?在這些論文中,周婉窈教授透過嚴謹的史學方法提出解答,期待和讀者分享。   殖民地篇收有六篇論文,其中四篇和日本殖民地教育相關。其一,是公學校制度、教科和教科書的總說;其二,討論公學校修身書中的日本人典範;其三,比較日本帝國圈內臺灣、朝鮮和滿洲的「國史」教育;其四,從公學校國語(日文)讀本的插畫,探討臺灣人形象的變化。其他二篇分別以江文也的音樂和霧峰一新會為分析對象。江文也是出身臺灣的天才音樂家,周婉窈教授試圖從江文也的文字作品探討他的民族認同和想像。霧峰一新會是臺灣地方文化啟蒙運動的奇葩,在周婉窈教授的重建下,該會充滿熱力的活動恍如昨日,其向上、明亮的精神和意境是我們社會寶貴的泉源。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