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自日治以來有關臺灣之各種檔案史料與日文舊籍,館藏豐富,涵蓋臺灣產業、經濟、建設、交通、官制、民生、教育...等相關議題,內容包羅萬象,可為研究臺灣史不可或缺之重要輔佐資料。為積極推廣臺灣歷史文化,由多位研究者以館藏史料與舊籍作為素材,執筆寫出心得,盼能拋磚引玉,藉由文中深入淺出之介紹,吸引更多讀者進入臺灣史之研究領域。
-
悅讀檔案
-
臺灣拓殖株式會社文書 文/陳文添
-
扭轉局勢-排除軍方干涉民政的臺灣總督府評議會官制修正案 文/陳文添
-
淺談民俗-恭賀新年!兼談新舊曆臺灣 文/楊欽堯
-
核准補助林紹堂麾下之隘勇團 文/徐國章
-
從《臺灣總督府檔案》看旗山鎮名之演變 文/楊欽堯
-
從「臺灣樟腦局」至「臺灣總督府專賣局」 文/徐國章
-
結合藝術的王爺港鹽田 文/顏義芳
-
臺灣總督府檔案中的清代淡水稅關的土地文書-光緒17(1891)年署理臺北淡基二口稅務司副稅務司夏立永遠租約 文/劉澤民
-
政府遷臺前後之所得稅制概述 文/施淑玲
-
聞痰色變-話說朋治29(1896)年臺灣的鼠疫大流行 文/許錫慶
-
臺灣總督府「內外地鹽田分布圖」介紹 文/顏義芳
-
漫談臺灣省通志館 文/邱欣怡
-
從大安溪無斷開墾地贌耕契約看育英財團的事業與財源 文/王學新
-
再談臺灣省通志館 文/蕭朋治
-
竹北一堡月眉庄「吳宣租嘗」-從總督府檔案抄錄契約文書談起 文/吳憶雯
-
明治28(1895)年平埔族新港社迎接日軍的檔案資料 文/劉澤民
-
日治初期臺灣人的漏籍問題 文/王學新
-
「梅山」地名的由來 文/劉澤民
-
日治初期的郵遞時鐘 文/黃得峰
-
陳彩龍與陳水潭家族 文/吳憶雯
-
行政長官公署接收初期之重要行政措施 文/施淑玲
-
日本寺禁併臺灣廟 文/溫國良
-
日治初期的自轉車(自行車) 文/黃得峰
-
六堆史料清查心得-以國史館臺灣文獻館館藏檔案為例 文/巫炯寬
-
日治初期來臺灣名教育家-伊澤修二 文/陳文添
-
戰後檔案中的林獻堂身影 文/邱欣怡
-
二二八事件前後的臺灣專賣事業 文/蕭朋治
-
《東京日日新聞》版畫中所見的牡丹社事件少女 文/陳文添
-
「次高山」的命名經過 文/陳文添
-
-
舊籍介紹
-
《新竹史話》 文/王嵐渝
-
《臺灣導遊》 文/王嵐渝
-
《臺灣地名手冊》 文/王嵐渝
-
《日據時期臺灣警察之研究》 文/王嵐渝
-
《大正貳年討蕃紀念寫真帖》 文/張文南
-
《臺灣白話三字文》 文/許書維
-
《礎石は輝く》/林惠婷
-
《臺灣警備總司令部軍事接收總報告》 文/張文南
-
戰後初期語言政策的見證-《注音臺語會話》 文/許書維
-
坐鐵枝路,遊臺灣《臺灣鐵道旅行案內》 文/林惠婷
-
《臺灣の建築》 文/張文南
-
《閩南采風錄》 文/許書維
-
《天然紀念物調查報告 第六輯》 文/林惠婷
-
《專賣制度前の臺灣の酒》 文/張文南
-
《臺灣總督府職員錄》書名釋疑 文/黃淑惠
-
《趣味の臺灣》 文/許書維
-
影像老臺灣-第三回全臺灣騎道大會 文/陳文添 圖/林志祥
-
從「佐久間神社」到「文天祥公園」 文/潘繼道
-
《明治天皇紀》的史料價值-以能久親王軼聞為例 文/陳文添
-
《台灣山岳》創刊號 文/林惠婷
-
《雞籠生漫畫集》第二集介紹 文/王嵐渝、李榮聰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 DOI : 10.978.98602/14369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