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歷史真相往往「隱藏」在最明顯的地方
只是被經典權威學說的「想當然」誤導和蒙蔽
李兆良的《坤輿萬國全圖解密:明代測繪世界》是一本關於世界史研究的專著,從不同角度重新審查幾百年來關於世界地理大發現的歷史經典學說,從而得出新的演繹。
《坤輿萬國全圖解密:明代測繪世界》可以看作是有趣的歷史偵探個案,也是嚴肅的研究論文集,在繁多的徵引中,夾以趣味性片段,希望提供史學界一點新思考,起普及史學的作用。
挑戰了世界史三大經典學說:
1. 明代鄭和下西洋止於東非洲
2. 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
3. 利瑪竇把西方的世界地理知識帶來中國
本書發現:
利瑪竇進獻給明神宗的圖,
實際上是中國人繪製的。
而《坤輿萬國全圖》是明代中國人繪製的世界地圖,
是一份非常重要的中國文獻。
本書也說明了世界地理大發現始於鄭和時代,
明代中國人測繪的第一份世界地圖。
六百年的鄭和懸案,終點在哪裡,一直是懸疑。同時,美洲開發的史料有不少矛盾,也無法解決。本書聚焦在《坤輿萬國全圖》,比較了14至19世紀間六百多份地圖,綜合世界史原始資料,分析地名、語源、地形、按語。數據顯示:1602年的《坤輿萬國全圖》的主要訊息與利瑪竇時代的歐洲並不相容,而是源自一百六十年前中國已有的訊息。由此得出難以反駁的、驚人的結論:明代中國人首先到達美洲和澳洲,並繪製地圖,是明代中國人開拓了世界地理大發現的局面。西方15、16世紀的世界地圖,在某種程度上來自鄭和時代中國散佚在外的地理資料。作者用刑偵推理,質疑世界史三大經典理論,還原歷史真相,補充了鄭和下西洋的結局,破解了中西交通史六百年的懸案。
過去四百餘年,尤其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在「西學東漸」的衝擊下,中國人對自己的文化力,創造力,由懷疑到抗拒,有人甚至要全盤推翻本國文化、科學、宗教、藝術、政治、經濟,競以西洋為宗。這本書不只為歷史翻案,更重要的是掙回民族自尊和自信。面對東西文化的融合,以一種不亢不卑,去蕪存菁的態度,尋找合理的發展道路。
只是被經典權威學說的「想當然」誤導和蒙蔽
李兆良的《坤輿萬國全圖解密:明代測繪世界》是一本關於世界史研究的專著,從不同角度重新審查幾百年來關於世界地理大發現的歷史經典學說,從而得出新的演繹。
《坤輿萬國全圖解密:明代測繪世界》可以看作是有趣的歷史偵探個案,也是嚴肅的研究論文集,在繁多的徵引中,夾以趣味性片段,希望提供史學界一點新思考,起普及史學的作用。
挑戰了世界史三大經典學說:
1. 明代鄭和下西洋止於東非洲
2. 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
3. 利瑪竇把西方的世界地理知識帶來中國
本書發現:
利瑪竇進獻給明神宗的圖,
實際上是中國人繪製的。
而《坤輿萬國全圖》是明代中國人繪製的世界地圖,
是一份非常重要的中國文獻。
本書也說明了世界地理大發現始於鄭和時代,
明代中國人測繪的第一份世界地圖。
六百年的鄭和懸案,終點在哪裡,一直是懸疑。同時,美洲開發的史料有不少矛盾,也無法解決。本書聚焦在《坤輿萬國全圖》,比較了14至19世紀間六百多份地圖,綜合世界史原始資料,分析地名、語源、地形、按語。數據顯示:1602年的《坤輿萬國全圖》的主要訊息與利瑪竇時代的歐洲並不相容,而是源自一百六十年前中國已有的訊息。由此得出難以反駁的、驚人的結論:明代中國人首先到達美洲和澳洲,並繪製地圖,是明代中國人開拓了世界地理大發現的局面。西方15、16世紀的世界地圖,在某種程度上來自鄭和時代中國散佚在外的地理資料。作者用刑偵推理,質疑世界史三大經典理論,還原歷史真相,補充了鄭和下西洋的結局,破解了中西交通史六百年的懸案。
過去四百餘年,尤其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在「西學東漸」的衝擊下,中國人對自己的文化力,創造力,由懷疑到抗拒,有人甚至要全盤推翻本國文化、科學、宗教、藝術、政治、經濟,競以西洋為宗。這本書不只為歷史翻案,更重要的是掙回民族自尊和自信。面對東西文化的融合,以一種不亢不卑,去蕪存菁的態度,尋找合理的發展道路。
- 圖版圖錄
- 插圖圖錄
- 前言
-
第一篇 總論:《坤輿萬國全圖》揭密
-
地圖與風水
-
《坤輿萬國全圖》的背景
-
《坤輿萬國全圖》版本
-
不可能的黑鬱金香
-
中國為中心的世界地圖
-
不很太平的太平洋
-
太平洋名稱沿革
-
大西洋與小西洋
-
古老的歐洲
-
永樂、宣德的中國
-
非洲王國的興衰
-
撒哈拉和隱藏的河流
-
貝寧
-
卡南王國和桑海王國
-
贊比西河和剛果河
-
齊歷湖(慈鯛湖)
-
大浪山角與好望角
-
-
美洲:「先見之明」
-
《坤輿萬國全圖》成圖斷代
-
小結
-
-
第二篇 美洲:《坤輿萬國全圖》先見之明?
-
詭秘的梁輈《乾坤萬國全國古今人物事蹟》
-
世界地圖背後的艱辛
-
經度的測量
-
本初子午線
-
第一張美洲地圖
-
1507年《瓦德西穆勒世界地圖》
-
1508年《羅塞利世界地圖》
-
一半中文地名從何而來?
-
美洲,歐洲的新殖民地
-
法國地圖中的中國扶桑
-
美洲地名考
-
巴哈馬群島(Bahama Islands)
-
美國東部和南部
-
勒革氏國(Calicuas)
-
新拂郎察(Nuova France)
-
革利國(Calicuas)
-
亞伯爾耕國(Apalchen)
-
摩可沙國(Mocosa)
-
亞勿加爾國(Avacal)
-
甘那托兒(Ganator)
-
美洲的象
-
眾仙河
-
哥妙國(Comos, Cossa, Coosa)
-
訝巴剌亦爾(Iapalair)
-
得爾勿羅洛、花地(Florida, Tierra de las Flores)
-
-
加拿大北部
-
哥泥白斯湖(Lago de Conibaz)
-
哥入河(Cogib)
-
何皮六河(Hopilieu, fiume)
-
-
加拿大東部
-
加拿大國(Canada)
-
巴革老地(Terra de Baccalaos)
-
亦利多的蘭地(Estotilant[Estotiland])
-
可爾得勒亞爾地(Terra Corterealis)
-
得爾洛勿洛多(譯云農地;Terra Labrador)
-
默羅它海(Mare Mélotuo, G. de Merostro)
-
奴籠伯(Norumbega)
-
蓊戹答(Honguedo)
-
何多亞蠟瓦(Hotroiolaua)
-
加那瓦
-
亞外媽(Iauaema)
-
沙瓦乃國(Saguenai)
-
祖瓦蠟(Ceuola)
-
-
北美西海岸,阿拉斯加到巴拿馬
-
美灣(Baia Hermosa)
-
亞泥俺國(Anian)
-
祈未蠟(Quivira)
-
水潮峰(C. de Corrientes)
-
多籠、多兒美
-
松樹林
-
加利福尼亞(California)
-
十字山尾
-
東紅海(Mar Vermejo[Vermelho])
-
酆都蠟(Honduras,洪都拉斯)
-
-
南美洲
-
南美地形
-
漁人地(Pescheria)
-
青珠島(Isla de Margarita)
-
銀河(Rio de la Plata)
-
伯西兒(Brasil〔巴西,Brazil〕)
-
第一角
-
智利的雞骨頭
-
-
-
第三篇 澳洲:鸚哥地、厄蟇、火雞的啟示
-
世界地圖與鸚哥地
-
鸚鵡的分類與字源
-
澳洲的「發現」
-
歐洲的鸚鵡
-
中國與鸚鵡
-
先秦至南北朝(前500-589)
-
隋唐時代(581-907)
-
宋元時代(960-1368)
-
明代(1368-1644)
-
-
鸚鵡地與非洲
-
厄蟇、鶴鴕、鴯鶓、美洲鴕鳥
-
火雞
-
澳洲第一幅地圖?
-
小結
-
- 參考書目
- 跋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