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Selden Map與東西洋唐人 : 地理知識與世界景象的探索(1500-1620)

出版日期
2022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7002834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收錄於此書展...

在英國牛津大學的Bodleian圖書館裡,收藏一幅東亞古地圖,被遺忘了數百年,直到2008年才被「重新發現」,在國際學界頗受關注,此即本書討論的Selden Map。全圖長約1.5公尺,寬1公尺,內容渉及明朝中國、日本、臺灣以及現今的東南亞各地。全圖有著中國傳統地圖的華麗風格,也有西方地圖對準確性的重視。本書系统性地分析全圖各個局部的描繪與知識來源,指出繪者應是菲律賓群島的唐人,全圖繪製於1610年代,呈現十七世紀唐人眼中的世界圖像,而這種圖像是十六世紀以來東亞海域各種勢力互動、交流下的產物。
  • 第一章 緒論
    • 一、閱讀的違和感:美麗與準確並存
    • 二、研究史:解謎與猜謎
    • 三、圖的分析與章節安排
    • 四、關鍵詞:「東西洋唐人」與「世界景象」
  • 第二章 大明圖形的分析:王朝視野的「華」與「夷」
    • 一、「華」的敘事:大明兩京十三省
    • 二、「夷」的敘事:邊區與域外
    • 三、小結
  • 第三章 大明圖形的知識來源:兼論地圖繪製年代
    • 一、晚明福建出版的日用類書
    • 二、日用類書之圖及其相關地圖
    • 三、日用類書的類型化分析
    • 四、日用類書的演變及其與本圖的關係
    • 五、沿襲與修改:《博考全編》之圖與本圖比較
    • 六、小結
  • 第四章 朝鮮的描繪及其知識來源:大明圖籍的影響
    • 一、朝鮮與日本圖籍的類型與風格
    • 二、大明圖籍的類型與風格
    • 三、歐洲圖籍的類型與風格
    • 四、小結
  • 第五章 日本的描繪及其知識來源:葡萄牙海圖的影響
    • 一、日本與朝鮮圖籍的類型
    • 二、大明圖籍的類型
    • 三、歐洲圖籍的類型
    • 四、小結
  • 第六章 日本的地名與航路分析:唐人的視角
    • 一、本州的地名描述
    • 二、九州的地名描述
    • 三、地名的知識來源
    • 四、針路的描寫
    • 五、小結
  • 第七章 臺灣與琉球的描繪及其知識來源:兼論北港與加里林的位置與地緣意涵
    • 一、新舊知識並存:東亞圖籍的描繪
    • 二、貿易與航路:歐洲圖籍的描繪
    • 三、概念化的琉球國及其航路
    • 四、臺灣西岸航路結點:北港
    • 五、直航臺灣西北海岸的指標:加里林
    • 六、小結
  • 第八章 東南亞圖形的分析:兼論全圖的圖形構成
    • 一、東南亞的描繪
    • 二、大明圖籍的描繪
    • 三、歐洲圖籍的描繪
    • 四、準確性與新技術的關聯?
    • 五、Selden Map圖形來源的推論
    • 六、小結
  • 第九章 南海島嶼的描繪及其知識來源
    • 一、南澳氣的名稱與地形
    • 二、呂宋島與廣州灣之間的航路
    • 三、Pracel圖形的演變
    • 四、長沙、石塘的指涉與知識來源
    • 五、玳瑁洲與東董、西董
    • 六、小結
  • 第十章 西洋針路的港市與航路(一):中南半島與馬來半島
    • 一、中國沿岸航路與啟航港爭議
    • 二、越南沿岸港市
    • 三、越南海域航路
    • 四、中南半島南、西側港市
    • 五、中南半島南、西側航路
    • 六、馬來半島港市
    • 七、馬來半島航路
    • 八、小結
  • 第十一章 西洋針路的港市與航路(二):蘇門答臘、爪哇-班達海域
    • 一、蘇門答臘與印度洋港市
    • 二、蘇門答臘與印度洋航路
    • 三、爪哇-班達海域南側港市
    • 四、爪哇-班達海域南側航路
    • 五、爪哇-班達海域北側港市
    • 六、爪哇-班達海域北側航路
    • 七、小結
  • 第十二章 東洋針路的港市與航路
    • 一、西班牙的港市
    • 二、穆斯林的港市
    • 三、閩粵至馬尼拉航路
    • 四、馬尼拉至各港航路
    • 五、小結
  • 第十三章 繪者與西班牙的影響
    • 一、 唐人社會裡的「化人」
    • 二、地理描繪裡的西班牙因素
    • 三、「黄哇黎番」與「呵難黎番」的語音來源
    • 四、繪者的經歷:東洋針路裡的唐人
    • 五、小結
  • 第十四章 結論:唐人的世界景象
    • 一、東亞知識的交流與整合
    • 二、唐人生活的世界
  • 附錄一 Selden Map相關論著目錄
  • 附錄二 Selden Map研究回顧
  • 附錄三 本書各章發表狀況
  • 附錄四 晚明福建日用類書目錄
  • 引用書目
  • 後記
  • 索引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