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死亡,大多數佔據人類思想的話題。例如,卡西爾,德國哲學家,認為人類的種族“在死的想法演變成我們的文化形式的重要內容,如神話,宗教和哲學。本書嘗試在總結討論,文化現象,從這個必然的過程中所產生的思考,以便追查古如何面,並在前面的大漢,一個時期中國文化形成的時期解釋它。總之,目標是在歷史時期之前,漢來研究TOPOS'死亡'的發展。
-
第一章 緒論
-
註釋
-
-
第二章 死生相繼的思維
-
第一節 中國古代變形神話的死亡思維
-
一、死即生的變形意涵
-
二、生命一體化的信念
-
-
第二節 莊子的物化生死觀
-
一、由「吾」轉入「道」的認知
-
二、有變化而無死生
-
三、一氣而萬形
-
四、應於化而解於物
-
-
註釋
-
-
第三章 長生久視的「迷思」
-
第一節 不死境域中長生不死的實現
-
一、〈山海經〉的不死境域與崑崙神山傳說
-
二、海上三神山傳說與不死信仰
-
-
第二節 老莊思想中長生久視的意蘊
-
一、道與得道者的超越性
-
二、老莊虛靜無為入道的主張與長生久視的展現
-
-
註釋
-
-
第四章 死而不亡的信仰
-
第一節 中國古代墓葬形制所顯示死後如生的觀點
-
一、陪葬品
-
二、殺殉制度
-
三、葬式
-
-
第二節 死後的存在
-
一、中國古代葬俗中所展現的靈魂觀念
-
二、鬼神作為死後存在
-
三、魂魄的觀念
-
-
第三節 死後存在的歸處
-
一、天上帝所
-
二、黃泉幽都
-
-
註釋
-
-
第五章 以生制死的理性
-
第一節 儒家以生者情感詮解喪祭之禮的觀點及其意義
-
一、以生者情感詮解喪祭之禮的觀點
-
二、以生者情感詮解喪祭之禮的觀點所顯示的意義
-
-
第二節 儒家以生制死的機制及其對生死的界義
-
一、重視生命延續的生物學之不死
-
二、樹立生命價值的理想之不朽
-
-
註釋
-
-
第六章 結論
-
註釋
-
- 參考書目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 DOI : 10.6327/NTUPRS-9579019509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