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是「臺灣大學寫作教學中心」的寫作教學系列書,是為臺灣大學寫作教學中心「學術論文寫作」課而撰寫。寫作教學中心針對研究生開設多門中英文學術寫作課程,「學術論文寫作」即為該中心之中文寫作課。
目前市面可見的論文寫作書籍,均以研究為主軸,寫作為輔,從選擇研究方向、資料蒐集的方法、圖書館與工具書的使用,乃至論文格式等,無所不包。這樣的編排方式,好處是讓初次做研究的人有個初階依循方向。然而,大部分人即使參考了這些論文寫作書,甚或上過研究方法課,依然有「不知如何下筆」,或是「不知這樣寫好不好」的困擾。這些人也許是因為平日太少動筆寫作,也許是不夠熟諳學術寫作訣竅,即使大致理解研究是怎麼回事,在下筆寫作時, 還是只能多觀摩師長的論文,勉強依樣畫葫蘆,應付了事,只有少數領悟力強的,能自力摸索出論文寫作是怎麼回事。
進一步來說,多看多寫,看似理所當然的學習方式。但是,看看各大圖書館架上一字排開的英文學術寫作書,我們心中難免升起疑問:學術寫作真的是不經學習就能掌握的嗎?英美學術研究者,即使用他們熟悉的語言寫論文,依然需要那麼多學術寫作書,幫助他們寫論文。反觀我們,若要以本國語撰寫論文,也只能參考外語學術寫作書,如此,不免有繞路而行之感。事實上,學術寫作結合了思考整合、邏輯分析與寫作等多種能力,用本國語學習論文寫作,才能收事半功倍之效。這就是本書的成書宗旨,希望由字句到結構,作為一本能有效指引「寫作」的學術論文寫作書。
目前市面可見的論文寫作書籍,均以研究為主軸,寫作為輔,從選擇研究方向、資料蒐集的方法、圖書館與工具書的使用,乃至論文格式等,無所不包。這樣的編排方式,好處是讓初次做研究的人有個初階依循方向。然而,大部分人即使參考了這些論文寫作書,甚或上過研究方法課,依然有「不知如何下筆」,或是「不知這樣寫好不好」的困擾。這些人也許是因為平日太少動筆寫作,也許是不夠熟諳學術寫作訣竅,即使大致理解研究是怎麼回事,在下筆寫作時, 還是只能多觀摩師長的論文,勉強依樣畫葫蘆,應付了事,只有少數領悟力強的,能自力摸索出論文寫作是怎麼回事。
進一步來說,多看多寫,看似理所當然的學習方式。但是,看看各大圖書館架上一字排開的英文學術寫作書,我們心中難免升起疑問:學術寫作真的是不經學習就能掌握的嗎?英美學術研究者,即使用他們熟悉的語言寫論文,依然需要那麼多學術寫作書,幫助他們寫論文。反觀我們,若要以本國語撰寫論文,也只能參考外語學術寫作書,如此,不免有繞路而行之感。事實上,學術寫作結合了思考整合、邏輯分析與寫作等多種能力,用本國語學習論文寫作,才能收事半功倍之效。這就是本書的成書宗旨,希望由字句到結構,作為一本能有效指引「寫作」的學術論文寫作書。
-
第一篇 寫作籌畫篇
-
第一章 寫作前的準備工作
-
1.1 確立題目
-
1.2 擬定研究計畫
-
1.3 確認學術寫作格式
-
1.4 寫作過程
-
隨堂練習與習題
-
-
第二章 寫作目的、對象及語調
-
2.1 寫作目的與對象
-
2.2 語調
-
隨堂練習與習題
-
-
-
第二篇 學術論文寫作結構篇
-
第三章 學術論文寫作基本原理
-
3.1 學術論文寫作結構的用處
-
3.2 摘要
-
3.3 緒論(前言)
-
3.4 文獻探討
-
3.5 研究方法
-
3.6 結果
-
3.7 討論
-
3.8 結論
-
3.9 引用資料
-
3.10 附錄
-
3.11 如何確實掌握學術論文寫作結構
-
隨堂練習與習題
-
-
第四章 論文結構與寫作技巧
-
4.1 摘要的寫作技巧
-
4.2 緒論(前言)的寫作技巧
-
4.3 文獻探討的寫作技巧
-
4.4 引用的寫作技巧
-
4.5 結論的寫作技巧
-
4.6 摘要、緒論與結論之比較
-
隨堂練習與習題
-
-
-
第三篇 寫作文法篇
-
第五章 字句、段落、篇章
-
5.1 用詞
-
5.2 句子
-
5.3 段落
-
5.4 篇章
-
隨堂練習與習題
-
-
第六章 常見的寫作困擾及問題
-
6.1 表述客觀事理及表示作者立場
-
6.2 人稱
-
6.3 指代不明
-
6.4 冗贅
-
6.5 插說成份過長
-
6.6 詞語使用錯誤或位置不當
-
6.7 話題跳躍、主語不當置換
-
6.8 斷頭句與句子殘缺
-
6.9 連接轉折標記使用不當
-
6.10 歐化語法的負面影響
-
6.11 不適當的文白夾雜
-
6.12 標點符號使用不當
-
隨堂練習與習題
-
-
-
附錄:校訂參考事項
-
參考書目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 DOI : 10.6327/NTUPRS-9789860226676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