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在1874年牡丹社事件後,清廷派欽差大人沈葆楨赴臺救急,因為熟悉洋情洋務、精於吏治,他破除海禁、隔離政策,啟動連串變革。我們回顧從1874~1894時期20年,實則有沈葆楨、丁日昌與劉銘傳的承先啟後「變革接力」的模式,三人的表現不同凡響,也 「兼具領導者與管理者」的角色。其中,沈先生領導變革最值得稱道的,就是他理臺導入當時中國最先進的洋務運動,「以創始為善後」、「是以整個中國來治臺」的觀念與方法,今日回顧實為臺灣近代化的創始。
- 總序─李美文
- 寫在前面
-
牡丹社事件之前的臺灣
-
「糖米之利甲天下」
-
牡丹社事件
-
- 沈葆楨的變革領導力
-
沈葆楨的變革內容
-
戰略變革
-
結構變革
-
技術變革
-
流程變革
-
文化變革
-
-
牡丹社事件之後的臺灣
-
臺灣領導變革的典範
-
領導變革的繼任人是關鍵
-
「臺灣富庶海內豔稱」
-
-
重新閱讀沈葆楨
-
領導變革的評價
-
變革管理與領導互為表裡
-
- 附錄―職官說明一覽表
- 編後語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