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探索身體資源:身體、真我、超我
本書從全人的觀點出發,認為現代人在人格上的失衡與現代生活所形成的惡性循環,乃根源於學校對感性教育的忽視。人要充份發揮自我,關心世界要從返歸自身做起。在南海實幼的感性活動融合了人文主義與心理劇的精神和要素,以經驗為中心,透過身體的動作與互動,探索此時此刻的感覺、情緒,藉此認識真實的自我,體會他人、感受自然而超越自我。幼兒的經驗-課程中活動的探索和生活見聞,已深深的與身體探索結合。最後,在語言的互動中內化,建立相對性的價值觀。本書結合觀念與經驗。此外,作者並為本書設想、編寫了全新的121個活動供教師參考。
- 編著者簡介
- 幸序
- 吳序
- 郭序
- 自序
-
第一篇 感性活動與課程
-
前言 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
第一章 情育在幼稚園的實踐--以南海為例
-
第一節 課程中的感性意義
-
第二節 從課程結構上看自我與身體
-
第三節 感性活動在那裡?
-
第四節 感性活動的方式和要素
-
-
第二章 感性活動的特質
-
第一節 感性活動是學習的基礎
-
第二節 感性活動是團體的
-
第三節 活動需要討論分享
-
第四節 感性活動與生活經驗結合
-
-
第三章 實施感性活動應有的基礎
-
第一節 幼稚園的準備
-
第二節 幼兒的準備
-
-
-
第二篇 理論與背景--教師的認識與觀念
-
前言 教師應有的認識和準備
-
第四章 感性活動的背景探討
-
第一節 家庭治療
-
第二節 會心團體
-
第三節 心理劇
-
-
第五章 身體知覺、情緒、動作與意義
-
第一節 身體與情緒
-
第二節 由自我覺察到自我觀念
-
第三節 身體意義與溝通
-
第四節 身體的動作表現
-
第一章至第五章參考書目
-
-
第六章 藝術活動與幼兒情緒--兒童畫中用色現象之探討 ~ 陸雅青
-
摘要
-
導言
-
第一節 塗鴉期兒童之用色
-
第二節 前樣式化期見童之用色
-
第三節 樣式化期兒童之用色
-
第四節 黨群期兒童之用色
-
第五節 擬似寫實期兒童之用色
-
第六節 結論與省思
-
參考書目
-
-
第七章 如何製作一齣兒童劇 ~ 李永豐、任建誠
-
前言
-
第一節 製作前應有的心態與準備
-
第二節 演出與製作之分工
-
第三節 橫向溝通的製作會議
-
第四節 整排、彩排與演出
-
-
第八章 對相關活動的看法
-
第一節 幼兒藝術創作中成人的立場
-
第二節 幼兒閱讀
-
第三節 童詩創作
-
第四節 幼兒音律活動
-
第五節 戲劇扮演對幼兒的影響
-
第六節 幼兒的價值澄清
-
參考書目
-
-
-
第三篇 幼兒感性教育的支持環境
-
第九章 教師成長 ~ 吳就君
-
第一節 成長理論為出發點
-
第二節 教師感到頭痛的問題
-
第三節 開懷教師
-
第四節 教師身心疲憊怎麼辦?
-
第五節 教師成長團體需要行政主管的認可和支持
-
第六節 如何策畫教師成長團體?
-
第七節 教師成長團體常見的工作目標
-
-
第十章 家庭中的感性活動
-
「悄悄話」一、【親密時間】
-
「悄悄話」二、【親密時間】
-
「悄悄話」三、【親密時間】
-
「悄悄話」四、【親密時間】
-
-
-
第四篇 感性活動舉例
-
前言 活動設計的意義
-
第十一章 感性活動發展
-
‧活動1:歡迎新朋友
-
‧活動2:我和我的伙伴
-
‧活動3:化裝舞會
-
‧活動4:螞蟻大搬家
-
‧活動5:跳房子 -- 一步一
-
‧活動6:傑利鼠找朋友
-
‧活動7:猜猜這是誰?
-
‧活動8:心情清道夫
-
‧活動9:親愛的爸媽
-
‧活動10:與枕頭共舞
-
‧活動11:我變,變,變!
-
‧活動12:走棋盤
-
‧活動13:開心果
-
‧活動14:時鐘指向誰?
-
‧活動15:我是「守護神」
-
‧活動16:春神來了
-
‧活動17:諾亞方舟
-
‧活動18:我的分身
-
‧活動19:森林探險記
-
‧活動20:演雙簧
-
‧活動21:我的工作伙伴
-
‧活動22:蝴蝶採花粉
-
‧活動23:音樂會
-
‧活動24:親密伙伴
-
‧活動25:麥芽糖
-
‧活動26:坐搖籃
-
‧活動27:抬花轎
-
‧活動28:哈利波特的帽子
-
‧活動29:大魚落網
-
‧活動30:大猴子和小猴子
-
‧活動31:山谷的樂聲
-
‧活動32:瞎子摸象
-
‧活動33:醉拳大師
-
‧活動34:愛的傳遞
-
‧活動35:你在說我嗎?
-
‧活動36:肚子的約會
-
‧活動37:疊羅漢
-
‧活動38:載歌載舞
-
‧活動39:聽診器
-
‧活動40:暫時停止呼吸
-
‧活動41:聞歌起舞
-
‧活動42:水珠的旅行
-
‧活動43:時空之約
-
‧活動44:馬戲班
-
‧活動45:黑白說
-
‧活動46:暗藏玄機
-
‧活動47:請猜我在做什麼
-
‧活動48:遇見嫦娥
-
‧活動49:身體樂器大會串
-
‧活動50:造型藝術--卡通博物館
-
‧活動51:孫悟空十八變
-
‧活動52:我是電腦人小幫手
-
‧活動53:服飾設計發表會
-
‧活動54:身體彩繪表演
-
‧活動55:石磨磨糯米(或豆漿)
-
‧活動56:原住民舞會
-
‧活動57:情緒小販
-
‧活動58:在月亮上遊戲
-
‧活動59:海龍王的寶藏
-
‧活動60:交換禮物
-
‧活動61:心情的季節
-
‧活動62:月亮知道我的心
-
‧活動63:冬天裡的太陽
-
‧活動64:假如我們沒有太陽
-
‧活動65:永遠的冬天
-
‧活動66:水仙花神
-
‧活動67:未來世界(一)
-
‧活動68:未來世界(二)
-
‧活動69:未來世界(三)
-
‧活動70:未來世界(四)
-
‧活動71:天氣預報
-
‧活動72:過河
-
‧活動73:小獅王選拔賽
-
‧活動74:落雨的交響曲
-
‧活動75:我們來演戲
-
‧活動76:聲音的小偵探
-
‧活動77:海獅國
-
‧活動78:班級圖騰
-
‧活動79:魔笛
-
‧活動80:心的圖騰
-
‧活動81:來自動物的祝福
-
‧活動82:選美大會/武士擂台……等
-
‧活動83:人魚公主
-
‧活動84:我是花王、花后
-
‧活動85:找爸爸、媽媽
-
‧活動86:仙女的時鐘
-
‧活動87:乞丐與賣藝人
-
‧活動88:五味俱全
-
‧活動89:點石成金
-
‧活動90:年糕,年糕,年年高
-
‧活動91:仙女棒
-
‧活動92:假如我的爸爸是國王(我的媽媽是王后)
-
‧活動93:大水來了
-
‧活動94:端午節
-
‧活動95:猜花燈
-
‧活動96:夾心麵包
-
‧活動97:飛簷走壁
-
‧活動98:蒙古包
-
‧活動99:帶路人
-
‧活動100:小壽星的願望
-
‧活動101:我的家
-
‧活動102:彩帶舞真情
-
‧活動103:運動--(擂台)
-
‧活動104:祈雨舞
-
‧活動105:燭火傳心
-
‧活動106:你是我的鏡子
-
‧活動107:幫媽媽的忙
-
‧活動108:我是泥偶
-
‧活動109:上帝在身邊
-
‧活動110:我是拉線偶
-
‧活動111:落葉滿地
-
‧活動112:彩色天地,渾然一體
-
‧活動113:環環相扣
-
‧活動114:人像畫家
-
‧活動115:恐龍家族
-
‧活動116:隔著肚子說話
-
‧活動117:大小聲
-
‧活動118:逗笑一籮筐
-
‧活動119:袋鼠
-
‧活動120:大型作品展
-
‧活動121:親親與抱抱
-
-
-
第五篇 感性活動過程示例
-
前言
-
第十二章 肢體之感性活動及扮演
-
第一節 我是聽診器(身體聲音、感覺探索)
-
第二節 我的心事小秘密(情緒探索)
-
第三節 我的願望(自我觀念、形象或認同)
-
第四節 飛!飛!飛(想像與感覺) ~ 陳幼君
-
第五節 急凍人(身體感覺) ~ 曾慧蓮、林娟伶
-
-
第十三章 感性活動後之價值澄清
-
第一節 女廚師的故事 ~ 吳妙娟、練瓊華
-
第二節 溫柔的接觸 ~ 練雅婷、鄭玉玲
-
第三節 「官兵捉強盜」思想顛覆之省思 ~ 雷體菁、吳幸珍
-
第四節 助人最樂 ~ 麥玉芬、謝佳倩
-
-
第十四章 教室內的戲劇發展
-
第一節 日常戲劇活動是如何發生的?
-
第二節 日常戲劇扮演的性質
-
第三節 如何使幼兒的自編自導自演更精緻化?
-
第四節 幼兒自編戲劇常見的問題
-
參考書目
-
-
第十五章 教室內戲劇活動實例
-
戲劇在我班 ~ 練雅婷、鄭玉玲
-
-
-
第六篇 幼兒劇場的發展經驗--「棒棒糖幼兒實驗劇團」的經驗談
-
第十六章 「棒棒糖幼兒實驗劇團」的演變與成立
-
第一節 從週末劇場到劇團
-
第二節 南海戲劇的演進
-
第三節 未來的發展與計畫
-
第四節 劇場素描
-
-
第十七章 戲劇行政與工作--「王子與椅子」
-
第一節 「幕前幕後知多少?」 ~ 李美慧、魏淑利、林如盈
-
第二節 劇本發展
-
第三節 教師如何做導演 ~ 鄭玉玲
-
第四節 配音 ~ 吳幸珍、張佩琁
-
第五節 布景與道具 ~ 張佩琁
-
-
第十八章 角色發展
-
第一節 「最後的銅鑼聲」座談會記錄 ~ 陳幼君、陳柔局
-
第二節 「王子與椅子」的角色發展 ~ 陳玉吟、陳幼君、練瓊華、許秀靜、林娟伶、柯慧貞、麥玉芬
-
-
第十九章 戲劇之後續活動及幼兒反應
-
前言
-
第一節 價值澄清一例 --「王子與椅子」的省思 ~ 林娟伶、曾慧蓮
-
第二節 「王子與椅子」幼兒的現場反應 ~ 李美慧
-
第三節 「王子與椅子」的問題探討~ 林娟伶
-
第四節 「最後的銅鑼聲」問題探討座談會記錄 ~ 陳幼君、陳柔局
-
-
- 結論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