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內容依高等學府發展史分成四個時段:一是中世紀興起的大學(Medievakl University)時代,提到學者如何為學術自由奮鬥及遭受迫害的經過;二是美洲新大陸初期的「學院」(American College)時代;三是美國自內戰之後所崛起的「大學」(American University)時代;四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時,所面臨的國家危機及赤色滲透時代。相對之下,20世紀結束之前,高等學府所碰到的學術自由問題,已沒什麼重要案件出現,或許是各界對學術自由的捍衛已功效卓著,也或許是權威單位已知高著學府這種知識堡疊不可輕侮,這都是進步的表徵。
- 導言-大學與學術自由的關係
-
第一章 歐洲中世紀大學的學術自由
-
第一節 信仰,自由的最大問題
-
第二節 神學與哲學的衝突
-
第三節 神學與科學的對立
-
第四節 容忍的理念
-
-
第二章 美殖民地時代的學院與學術自由(一)
-
第一節 殖民地學院的學風
-
第二節 丹斯特案件
-
第三節 神聖共和政體與學術自由
-
第四節 哈佛自由主義的帽起
-
-
第三章 美殖民地時代的學院與學術自由(二)
-
第一節 教派立校
-
第二節 世俗人士掌權( lay government)
-
第三節 最早的學院體制一哈佛、威廉及瑪麗
-
第四節 耶魯及普林斯頓體制
-
第五節 經費支持與控制
-
-
第四章 信仰多元與民主革命
-
第一節 宗教派系及信仰過濾
-
第二節 耶魯的教派
-
第三節 哈佛的神體一位論
-
第四節 大學的世俗化
-
第五節 政治與革命
-
-
第五章 美內戰之前的老「學院」(1800~1860)
-
第一節 學術自由大退步
-
第二節 老學院的制度
-
第三節 傑佛遜的學術自由理念
-
第四節 派系惡鬥、教派紛爭,與學術自由
-
第五節 奴隸制度之存廢爭議
-
第六節 退中有進
-
-
第六章 舊體制及教育革命-「大學」時代來臨
-
第一節 重教學忽視研究
-
第二節 理科扶搖直上
-
第三節 教派學府充斥
-
第四節 校園失序,財務虧空
-
-
第七章 達爾文主義及新體制
-
第一節 學術迫害的事件頻傳
-
第二節 宗教權威基座搖搖欲墜
-
第三節 科學的為學態度
-
第四節 學術自由的新理論基礎
-
-
第八章 德國大學的影響
-
第一節 學術研究
-
第二節 教自由
-
第三節 美、德學術自由的異同(公民自由VS.學者自由)
-
第四節 學界的道德戒規
-
-
第九章 前自由與利益團體的不合(經濟因素)
-
第一節 利害衝突
-
第二節 「圖謀不軌」的議題
-
第三節 文化不相容論
-
-
第十章 「美國教授協會」 (AAUP) 之成立
-
第一節 「美國教授協會」成立之背景
-
第二節 「美國教授協會」的成就(一)-學術自由法制化
-
第三節 「美國教授協會」的成就(二)-查案機構
-
第四節 平時自由與戰時自由
-
-
第十一章 內外學術行政與學術自由
-
第一節 董事會
-
第二節 校長(掌)
-
第三節 學者團
-
第四節 校友及社會大眾
-
第五節 校外行政體制
-
-
第十二章 學術自由與公共輿論(民意因素)
-
第一節 美國公共輿論的結構
-
第二節 新一波不容忍的駕臨
-
第三節 新正統運動
-
-
第十三章 四面楚歌的困境
-
第一節 經濟戰線-第一面楚歌
-
第二節 宗教戰線-第二面楚歌
-
第三節 道德戰線-第三面楚歌
-
第四節 社會傳統戰線-第四面楚歌
-
-
第十四章 共產主義與學術自由
-
第一節 爭議蠢起
-
第二節 三項指控
-
第三節 評論與澄清
-
第四節 清除校園共產黨「匪諜」
-
第五節 「非美行動小組」
-
第六節 殃及學生
-
第七節 展現大視野
-
-
第十五章 師生的學術自由
-
第一節 學生所需的自由
-
第二節 學生講壇及學生出版品
-
第三節 教育工作者的義務
-
第四節 教育工作者的權利-「長聘制」
-
-
第十六章 大學及社會秩序
-
第一節 大學的重大使命
-
第二節 學術自由與權威
-
第三節 展望未來
-
- 附錄一 學術自由及教派大學
- 附錄二 科羅拉多大學調查案件
- 參考書目
- 書後語
- 索引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