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作個喜悅的人:四念處修行的初步目標

出版日期
2002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86795811X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許多人一聽到佛教講的生、老、病、死,就以為佛教是悲觀消極的,專注意人生中的負面。實際上人生裡這些苦痛的存在,只是一個事實。佛教人以平常心去面對這些人生中的事實,並透過修行去超越因這些事實而造成的苦痛。而人類如果不能超越並克服這些苦痛,就往往會作出一些傷害自己或他人的事
  • 感謝
  • 《念處今論》序一 釋宏印
  • 《念處今論》序二 沈家楨
  • 自序
  • 前言
  • 一、佛法的目的是什麼
  • 二、四念處可使煩惱止息嗎
  • 三、身為四念處可使煩惱止息嗎
  • 四、身、受、心、法─四個察覺的對象
  • 五、人人皆可一試的方法─身念處基礎法
  • 六、放下包袱的過程─苦、集、滅、道
  • 七、以苦諦為核心的原始佛教
  • 八、無憂無悔的活在當下
  • 九、做個喜悅的人─四念處修行的初步目標
  • 十、中道的人生觀─緣起法則之體現
  • 十一、不要輕易地作價值評判─法念處修行的要訣
  • 十二、今日修行之二邊─神祕主義與玄學
  • 十三、形式、修行與唯心論
  • 十四、修行與形式主義
  • 十五、方便與究竟
  • 書目
  • 跋 李恆鉞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