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元遺山為雄視金源一代的文學泰斗,其歷史貢獻很值得深入探究。本書釐為四章。
第一章<《中州樂府》研究>,旨在通過對這一詞集的關注,把握金源詞壇的基本風貌以及潛蘊其間的遺山精神。
第二章<遺山詞的多維向度>,從「人生軌跡與詞風演進」、「清雄頓挫與雅潔明麗」、「厚古愛今與博收並蓄」、「鐘鼎山林與歧路彷徨」這四個層面,剖析遺山詞作的主體風格,捕捉特定時代裡遺山心態的轉折與審美追求。
第三章<史實與文獻>,辨析了元遺山在「癸巳之變」中的真實表現,對後人所稱的元好問之闕題殘詩詳作考釋,糾正了自明瞿佑《歸田詩話》相沿至今的一大錯誤;對今人增補遺山詞的某些舛誤予以辨正,釐清著作權之歸屬;對孔凡禮《元好問資料彙編》一書進行輯補,增出兩萬餘字。
第四章<傳承繼與發展作了有益探索,又對清代著名史家趙翼之所以推崇遺山詩風的原因給予深入探究,並闡析了近現代學者對元遺山的接受與詮釋。
本書的撰著,與作者既往的學術追求一致,意在「熱中取冷」、「鬧中取靜」,不為求全之屑屑議論,而選擇研究相對薄弱之處下手,以點帶面,勾畫遺山心史,為遺山研究拾遺補闕。
第一章<《中州樂府》研究>,旨在通過對這一詞集的關注,把握金源詞壇的基本風貌以及潛蘊其間的遺山精神。
第二章<遺山詞的多維向度>,從「人生軌跡與詞風演進」、「清雄頓挫與雅潔明麗」、「厚古愛今與博收並蓄」、「鐘鼎山林與歧路彷徨」這四個層面,剖析遺山詞作的主體風格,捕捉特定時代裡遺山心態的轉折與審美追求。
第三章<史實與文獻>,辨析了元遺山在「癸巳之變」中的真實表現,對後人所稱的元好問之闕題殘詩詳作考釋,糾正了自明瞿佑《歸田詩話》相沿至今的一大錯誤;對今人增補遺山詞的某些舛誤予以辨正,釐清著作權之歸屬;對孔凡禮《元好問資料彙編》一書進行輯補,增出兩萬餘字。
第四章<傳承繼與發展作了有益探索,又對清代著名史家趙翼之所以推崇遺山詩風的原因給予深入探究,並闡析了近現代學者對元遺山的接受與詮釋。
本書的撰著,與作者既往的學術追求一致,意在「熱中取冷」、「鬧中取靜」,不為求全之屑屑議論,而選擇研究相對薄弱之處下手,以點帶面,勾畫遺山心史,為遺山研究拾遺補闕。
- 緒 論
-
第一章 《中州樂府》研究
-
第一節 《中州樂府》──金人選金詞意義探究
-
第二節 《中州樂府》的編纂與元遺山的「拯衰救壞」
-
-
第二章 遺山詞的多維向度
-
第一節 人生軌跡與詞風演進──遺山詞藝術研究之一
-
第二節 清雄頓挫與雅潔明麗──遺山詞藝術研究之二
-
第三節 厚古愛今與博收並蓄──遺山詞藝術研究之三
-
第四節 鐘鼎山林與歧路彷徨──遺山詞藝術研究之四
-
-
第三章 史實與文獻
-
第一節 「癸巳之變」中元遺山史實之考辨
-
第二節 元遺山闕題殘詩考釋
-
第三節 今人增補遺山詞辨誤
-
第四節 孔凡禮《元好問資料彙編》輯補
-
-
第四章 傳播與接受
-
第一節 元遺山的創作主張與「夫子刪詩」公案
-
第二節 遺山詩風的流衍與郝經的創作追求
-
第三節 趙甌北推重元遺山原因探考
-
第四節 近現代學者對元遺山的接受與詮釋
-
- 結 語
- 主要參考文獻
- 後 記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