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 壹、前言
-
貳、報告摘要
-
一、改變ECFA 的思繼
-
二、ECFA 耍了解本身內外部需求
-
三、ECFA 需要更積極的作為
-
四、罵了解現今台資企業的困難
-
五、應掌握智慧財產的保護
-
六、來自民間的聲音: ECFA 具體建軍
-
(一) 國民待遇及特許事業之開放
-
(二)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之協商
-
(三) 智慧財產權保護及公平訴訟之保護
-
(四)處理關係企業移轉訂價(轉讓定價)協定
-
(五)爭取台資企業中小企業投資優惠法
-
(六) 早期收穫收清單的內容以及中晚期清單公開
-
(七)爭取服務業市場准入之優惠
-
(八) 爭取個別產業專章
-
(九) 爭取台商經貿特區的試點擴大
-
(十) 要求FTA 協定的默認
-
-
-
參、相關回顧
-
一、跨國整合
-
(一) GATT : 經濟協定的濫觴
-
(二)經濟協定的制度化: WTO
-
(三)經濟協定的限縮:區域經濟興起
-
-
二、國際重要協定固顧
-
(一) 美墨加協定
-
(二) 東協&台灣之關係
-
-
三、CEPA
-
(一) 全球經濟V. S 香港經濟
-
(二) CEPA
-
(三)意外的收穫-泛珠江三角洲
-
-
四、小結
-
(一)大區域整合費時
-
(二)大區域整合無法建構具體合作關係
-
(三)區域整合談判形式上的公平
-
(四)延續性談判評估蔚為關鍵
-
(五) 借鏡國際,縮短時效
-
(六) 內部實施措施
-
-
-
肆、台灣經濟
-
一、政策方向
-
(一) 2008 年台灣經濟現況
-
(二)愛台十二項優先基礎建設
-
(三)產業再造及全球連結
-
(四)租稅及金融政策
-
(五)財經政策執行程度比較
-
-
二、經濟指標
-
(一)經濟指標選取
-
(二)經濟指標變動分析
-
-
三、分析觀點
-
(一)全球經濟概況
-
(二)世界經貿趨勢
-
(三)兩岸經貿關係及兩岸協商
-
(四)研究機構分析觀點
-
(五) 配套措施
-
-
四、小結
-
(一)內需市場不足
-
(二)貿易國際化不足
-
(一)失業率居高不下
-
(四)外銷逐年下滑
-
(五)政策成效有限
-
-
-
伍、國內爭議
-
一、官方意見
-
二、政治觀點
-
三、企業觀點
-
四、民眾觀點
-
五、聚焦與失焦
-
(一)主權爭讀持續不斷
-
(二) ECFA 架構內涵不清
-
(三) ECFA 實際效益難以評估
-
(四)企業優惠放寬認定
-
(五)投資中國及智財權的保障
-
(六)薪資下降及失業問題
-
-
-
陸、ECFA 相關議題
-
一、國民待遇
-
(一)問題評析
-
(二)國民待遇之理論與實務
-
(三)台灣現有國民待遇說明
-
(四)兩岸國民待遇之議題
-
(五)建議
-
-
二、智慧財產
-
(一)知識經濟與智慧財產權之興起
-
(二)智慧財產權內涵概述
-
(三) 台灣智財權
-
(四)兩岸智財權面對課題
-
(五) 建議
-
-
-
柒、專家建議
-
一、兩岸政治對話與ECFA 協商的展望
-
(一)前言
-
(二)北京對兩岸政治對話的評析
-
(三)北京對於兩岸簽署ECFA 的評析
-
(四)中港CEPA 對於兩岸ECFA 的經驗與借鏡
-
-
二、預先訂價協議(APA) 制度
-
三、兩岸簽署租稅協定議體之探討
-
(一)前言
-
(二)兩岸洽簽租稅協定的背景因素與必要性分析
-
(三)兩岸租稅協定的重點分析
-
(四)簽訂租稅協定對台商的影響
-
(五)結論與建議
-
-
四、大陸高新企業政策對台商兩岸佈局的可能影響
-
(一) 背景
-
(二)對台商兩岸佈局的可能影響
-
(三)台灣的對策
-
-
五、從海西特區看ECFA 如何爭取台企優惠
-
-
捌、附件資斜
-
附件01: GATT 歷次談判摘要整理
-
附件02: WTO 及GATT 內容比較
-
附件03: NAFTA 簽署記事
-
附件04:東亞協會成員國整理表
-
附件05:香港主要問題
-
附件06:簽訂CEPA 對中國帶來的好處整理
-
附件07: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 構想及推動重點
-
附件08: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之影響評估摘要說明
-
附件09: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2007 年修訂版本)
-
附件10:限制外商投資產業目錄
-
附件11:禁止外商投資產業目錄
-
附件12:百大經理人調查記者會簡報
-
附件13:專家座談會一:如何進行智財權及公平訴訟協商
-
附件14:專家座談會二:如何爭取科技產業優惠待遇
-
附件15:中國稅務總局59號文關於企業重組業務企業所得稅處理若干問題的通知
-
附件16:有關中國稅務總局59號文排除及適用之建議
-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