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台灣精神醫療的開拓者-葉英堃傳記

出版日期
2005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867574478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他,葉英堃,是台灣精神醫學界備受敬仰的前輩;
她,吳佳璇,是活躍而優秀的新生代精神科醫師。
經過長達三年多的採訪、整理與撰寫,吳佳璇以本書作為向前輩致敬的獻禮,更為戰後台灣精神醫學的發展軌跡,留下彌足珍貴的紀錄。

葉英堃生於日據時代,是台南望族的世家子弟,戰後成為台大醫院精神科最優秀的「四大天王」之一,並赴美加地區及歐洲各地留學考察,為台灣的精神醫療引進最新觀念及做法。

1969年,葉英堃從台大醫院借調到台北市立療養院,擔任創院院長,在荒僻的山坡地上,從水電、工程的規劃做起,歷時二十年,讓原本位於五分埔公墓旁的療養院,變成台灣、甚至亞洲地區的精神醫學重鎮,也讓「台北模式」的社區精神醫療,站上國際舞台。

從五○年代的兒童心理衛生中心、蕁麻疹之精神病理個案報告、器官移植者的精神鑑定,到六○年代的醫學心理學探討、對病逝者家屬的心理照顧、校園心理衛生調查與跨文化比較,七○年代的醫療資訊系統建立,八○年代的社區精神醫療照護模式、全國精神疾病流行病學調查、籌設生物精神醫學研究室,九○年代的精神衛生法、全人醫療及「醫學倫理」講座,乃至二十一世紀的醫學人文關懷,在超過半世紀的專業生涯中,葉英堃走過的足跡,正是台灣精神醫學發展的縮影。

葉英堃專業著作等身,獲獎無數,備受國際肯定。身為一位醫者,葉英堃始終謹守對「人」的尊重與關懷,並不斷提醒一代代的年輕醫師:回到人與人之間互相尊重的根本,回到你曾認真宣誓的醫師誓詞。精神醫療是幫助心靈康復成長的志業,葉英堃以他超過半個世紀的堅持與追尋,為後輩建立了最佳風範。
  • 【序一】台灣精神醫學界的典範/黃伯超
  • 【序二】貢獻卓著的醫者Joe Yamamoto
  • 【序三】致享譽國際的老友/西園昌久
  • 【序四】台灣的精神醫學支柱/許重義
  • 【序五】看見身為台灣人的光榮/胡海國
  • 【葉序】是探討,也是反省
  • 【推薦序一】醫界的領航者/文榮光
  • 【推薦序二】年輕醫師的啟蒙者/沈武典
  • 【序六】成功的人生/葉治平
  • 【序七】自像的投影/葉郁如
  • 第一部 台南世家少年
    • 斜陽舊地主
    • 四歲「過房」
    • 茅塞漸開的求學生涯
    • 自許為文藝青年的台北高校生
    • 首批徵召入伍的台籍青年
    • 苦悶的軍旅生活
    • 各路英雄匯集的台大醫科
    • 「閃電」相親、訂婚、結婚
  • 第二部 夢想起飛
    • 進入台大精神科
    • 尋找人生導師
    • 路易維爾大學進修
    • 杜克大學取經
    • 訪問加拿大麥吉爾大學
  • 第三部 攀向專業生涯的高峰
    • 重回台大精神科
    • 做什麼,像什麼:代理台北兒童心理衛生中心業務
    • 再次出國:以WHO研究員身份赴歐進修考察
    • 專業生涯再創高峰
    • 跨世紀的越洋情誼
    • 解嚴前協助林宗義先生回台始末
    • 美國東西文化中心與夏威夷大學訪問記
  • 第四部 從荒蕪到繁盛
    • 走出學術象牙塔
    • 台北市療的「創世紀」
    • 昂首邁向亞洲現代化精神醫學中心
    • 台北模式:開創新的精神醫療模式
    • 與國際接軌:台灣精神疾病流行病學研究計畫
    • 播下台灣生物精神醫學研究的種子
    • 台灣心理衛生人才的搖籃
    • 精神科醫師眼中的市政府與市議會
    • 台灣精神醫療劃時代的轉變
  • 第五部 繼續就是力量
    • 退而不休
    • 與台北醫學大學的淵源
    • 周遊列國:促成綜合醫院精神科的發展
    • 難以忘情研究工作
    • 為了台灣衝!衝!衝!
    • 枝繁葉茂的家族
    • 葉英堃這個人
    • 【後記】生命與一瓶紅酒
    • 大事記
    • 延伸閱讀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